吊頂內布線:1.將每2個箱子中的線纜拉出形成“對”,用膠帶捆扎好;2.將拉繩穿過3個用帶子纏繞好的線纜對,繩子結成一個環,再用帶子將三對線纜與繩子捆緊;3.回到拉繩的另一端,人工牽引拉繩。所有的6條線纜(3對)將自動從線箱中拉出并經過電纜橋架牽引到配線間;4.對下一組線纜(另外3對)重復第“3”步的操作;4.繼續將剩下的線纜組增加到拉繩上,每次牽引它們向前,直到走廊末端,再繼續牽引這些線纜一直到達配線間連接處。當線纜在吊頂內布完后,還要通過墻壁或墻柱的管道將線纜向下引至信息插座安裝孔。將雙絞線用膠帶纏繞成緊密的一組,將其末端送入預埋在墻壁中的PVC圓管內并把它往下壓,直到在插座孔處露出25-30mm即可。布線時應考慮到環境因素,如溫度、濕度等對線纜性能的影響。東莞萬江街道建筑綜合布線承接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要點及注意事項:(1)線材選擇:線材選擇必須選用標準的網線;比如:超五類網線使用0.5mm線芯的,六類網線使用0.57mm線芯的。目前,市面上有部分品牌的網線存在線徑為:線徑在(0.45mm-0.48mm)的超五類網線,以及線徑在(0.54-5.56)的六類網線。這些線的截面積原比標準網線的截面積小得多。影響信號在網線中的傳輸。(2)網線的較長布線距離:長久鏈路小于90米;信道小于100米。建議配線架到模塊使用一條線,如果斷線,不能續接超過2個地方。東莞石龍鎮弱電綜合布線維護綜合布線系統中,配線架起到關鍵作用,實現線纜的整齊、有序連接。
光纜布線的要求,布放光纜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光纜布放前,其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應書寫清晰、端正和正確。較好以直線方式敷設光纜。如有拐彎,光纜的彎曲半徑在靜止狀態時至少應為光纜外徑的10倍,在施工過程中至少應為20倍。光纖端接的主要材料,連接器件,套筒:黑色用于直徑3.0mm的光纖;銀色用于2.4mm的單光纖,緩沖層光纖纜支持器(引導),帶螺紋帽的擴展器,保護帽。
線纜牽引,用一條拉線將線纜牽引穿入墻壁管道、吊頂和地板管道稱為線纜牽引。在施工中,應使拉線和線纜的連接點盡量平滑,所以要采用電工膠帶在連接點外面緊緊的纏繞,以保證平滑和牢靠。(1)牽引多條4對雙絞線:將多條線纜聚集成一束,并使它們的末端對齊;用電工膠帶緊繞在線纜束外面,在末端外繞長5-6cm;將拉繩穿過電工帶纏好的線纜,并打好結。(2)如果在拉線纜過程中,連接點散開了,則要收回線纜和拉線重新制作更牢靠固定連接:除去一些絕緣層暴露出5cm的裸線;將裸線分成兩條;將兩束導線互相纏繞起來形成環;將拉繩穿過此環,并打結,然后將電工帶纏到連接點周圍,要纏得結實和平滑。(3)牽引多條25對雙絞線剝除約30cm得線纜護套,包括導線上得絕緣層;使用斜口鉗將線切去,留下約12根;將導線分成兩個絞線組;將兩組絞線交叉穿過拉線得環,在線纜得那邊建立一個閉環;將雙絞線一端的線纏繞在一起以使環封閉;將電工帶緊緊地纏繞在線纜周圍,覆蓋長度約5cm,然后繼續再繞上一段。定期對綜合布線系統進行巡檢和維護,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通過吊頂敷設光纜,本系統中,敷設光纖從弱電井到配線間的這段路徑,一般采用走吊頂(電纜橋架)敷設的方式:沿著所建議的光纖敷設路徑打開吊頂;利用工具切去一段光纖的外護套,并由一端開始的0.3m處環切光纜的外護套,然后除去外護套;將光纖及加固芯切去并掩沒在外護套中,只留下紗線。對需敷設的每條光纜重復此過程;將紗線與帶子扭絞在一起;用膠布緊緊地將長20cm范圍的光纜護套纏住;將紗線饋送到合適的夾子中去,直到被帶子纏繞的護套全塞入夾子中為止;將帶子繞在夾子和光纜上,將光纜牽引到所需的地方,并留下足夠長的光纜供后續處理用。布線系統應具備良好的可維護性,便于故障排查和修復。東莞南城街道小區綜合布線安裝
綜合布線可以方便地進行設備的添加、更換和維護。東莞萬江街道建筑綜合布線承接
干線子系統,實現計算機設備、程控交換機和各管理子系統間的連接。常用介質是多芯雙絞線、光纖。管理間子系統:實現配線管理,通過使用顏色編碼,使得追蹤和跳線變得很容易。此外, 它的體積小,比傳統的配線箱節省50%的空間。設備間子系統:提供主干與網絡連接的硬件環境與接口,如PBX、大型機、計算機網絡通訊中樞等設備。在該子系統中有大量硬件設備,集中了大量的通訊干線。建筑群子系統:實現建筑物之間相互連接,包括支持樓群之間通信的傳輸介質及各種支持設備,如電纜、光纜及電氣保護設備;以及微波,無線電視等其它通訊手段。管理子系統,新版國家標準又增加了管理子系統,形成了第七個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對設備間、電信間、進線間和工作區的配線設備、纜線、信息點燈設施按一定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東莞萬江街道建筑綜合布線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