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漿發生裝置,常用的產生冰漿的方法有如下幾種:過冷法、刮削法、噴射法和真空法等。過冷法,過冷法冰漿發生系統。在過冷換熱器中,水被過冷到-2℃,當其離開過冷器時,大約2.5%的過冷水變成冰晶,其余大部分仍是液相,產生的冰晶落入蓄冷槽,在蓄冷槽內由于冰、水的密度差,冰晶聚集在蓄冷槽的上部,而水儲存在蓄冷槽的下部,其水溫仍保持約0℃。夜間低谷時,蓄冷系統產生冰晶,使蓄冷槽內的冰晶濃度達到20%—30%;白天高峰時,蓄冷槽底部的冷水被送到空調末端換熱器中向房間供冷。冰漿蓄冷技術的研發,將朝著更高效、更環保、更經濟的方向發展。吉林新型冰漿蓄冷艙
防冰晶傳播器:確保動態冰漿蓄冷過程穩定運行的關鍵在于有效防止過冷水在換熱器中凍結,是目前動態冰漿蓄冷較大的技術難題。解除過冷狀態后的水變成冰漿,存在大量具有沿過冷水管道向上游的換熱器傳播的冰晶,如不采取有效的阻斷冰晶將迅速傳播到過冷板式換熱器中,從而凍結換熱器的通道,造成制冰循環中斷,防冰晶傳播器能有效阻斷冰晶向上游傳播,保證制冰循環正常進行,防冰晶傳播器采用溫度較高的空調冷卻水加熱外壁面和內涂憎水材料制作,效果良好。吉林新型冰漿蓄冷艙冰漿蓄冷工藝的優化,有助于提高系統整體性能和制冷效率。
冰漿蓄冷的優勢,冰漿蓄冷又稱為動態冰蓄冷,較大的特點在于冰漿制取是乙二醇溶液和水在紊流狀態下的液液換熱的高效率制冰過程,區別于盤管和冰球制冰時靜止的水結冰附著在低溫乙二醇管壁的低效率制冰過程。從而解決了傳統冰球和盤管式冰蓄冷技術中的諸多固有難題,把冰蓄冷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技術高度,是目前所有制冰技術中效率較高的一種,是 20Rt/h(750 噸/時)冷量以上的蓄冷降溫、冷藏保鮮、人工雪景等工業和民用領域非常經濟的選擇。
除制冷供熱領域以外,冰漿可為用戶提供0-1℃的品質高潔凈冷源,尤其適合食品加工、飲品工藝冷卻、冰溫保鮮等領域。與此同時,冰漿是天然優良的潛熱輸送介質,因冰晶相變潛熱的存在,單位體積可攜帶更多冷量,可大幅降低冷量輸送能耗和系統初投資。動態冰漿由于具有較好的熱物理和傳熱特性,現已被應用于蓄冷空調系統和工業處理過程中。本文介紹了冰漿的各種發生方法和裝置,分析了動態冰漿蓄冷空調系統工作過程,闡述了冰漿的動態特性和潛在應用。冰漿蓄冷系統在建筑領域,可用于空調制冷和熱泵供暖。
我國現有的蓄冰技術主要有盤管、冰球、片冰和冰漿等幾種,目前應用較廣的是盤管蓄冰,由金屬或導熱塑料制成的盤管置于蓄冰槽中,盤管之間充滿著蓄冷介質--水,盤管內流經載冷劑--乙二醇,盤管蓄冰和融冰的過程中,蓄冷介質“水及冰”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因此盤管蓄冰又被稱為靜態蓄冰。動態蓄冰通常指的是蓄冷介質“水及冰”在蓄冷時處于運動過程中,目前已經得到產業化普及的動態冰蓄冷有三種技術形式:片冰滑落式、鹽水冰漿和過冷水淡水冰漿。其明顯特點是提高了結冰效率,降低了能耗,融冰便捷。片冰式和鹽水冰漿式都無法使用常規主機、附屬設備較多,鹽水冰漿單機功率較小,片冰式對機房凈高要求較高,這兩種動態蓄冰技術在蓄冰空調系統領域的應用都較少。冰漿蓄冷技術的應用范圍普遍,包括商業、醫療、農業等領域。江蘇氣體射流冰漿蓄冷裝置
某農產品加工企業采用冰漿蓄冷技術,減少產品損耗,提高產品質量。吉林新型冰漿蓄冷艙
該項目是目前國內較大的動態冰漿蓄冷節能項目,與其他的蓄冰系統相比具有投資省、蓄冰裝置壽命長、運行維護簡單等特點。項目完全達到設計要求,移峰填谷效果明顯,用戶反映良好,具有較好的示范作用。予以通過驗收。 項目完工后相比常規空調年節約運行費用達到140萬,冰漿蓄冷空調系統全年消耗高峰電量只有27.4 萬KW.h,而常規制冷空調系統年消耗高峰電量達到162 萬KW.h,年削減電力高峰用電134 萬KW.h,年削峰率為82%。削減平段電量月68 萬KW.h,但增加夜間低谷用電量264 萬KW.h。清華紫光南方產業化基地空調系統采用冰漿蓄冰之后,年節約一次燃煤約19.7T。即為企業節省了運行費用,也達到了為社會節能的目的!吉林新型冰漿蓄冷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