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模塊功耗持續增加,對風冷散熱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某大型冷水機組變頻器為研究對象,結合仿真模擬和試驗測試,提出IGBT散熱器優化方案:一是將散熱器翅片間距從3.0 mm減小到2.5 mm,增大換熱面積;二是給每個IGBT模塊增加2根熱管,突破肋效率帶來的瓶頸問題。優化后進行驗證,IGBT的工作結溫從149.9℃降到127.2℃,達到了IGBT工作結溫控制在130℃以內的設計要求;同時對熱管相容性和壽命進行評估,表明熱管工作介質不會對管殼材料造成腐蝕或者溶解,熱管壽命可達到21萬3 414 小時,能夠保證變頻器和IGBT模塊的長期可靠運行。熱管散熱器我們所見的密集型細薄的散熱片都是這種工藝制作。河南熱輸送熱管散熱器定制
熱管散熱器:幾千年以來,人們只知道銀·銅·鋁等金屬是熱和電的良導體,還有沒有比這些金屬天然導熱導電性更好的材料和結構?1911年,科學家發現當溫度和磁場都小于一定數值時,某些導電材料的電阻和體內磁感應都突然變為零·這一性質被稱為對電的“超導性”,具有超導性的材料叫超導體·本世紀中葉,山于航天事亞的需要(必須控制人造衛星上儀器的溫度),科學家們努力探求熱的“超導體”,證實了其導熱性極大超過了任何已知的金屬,并將這種裝置命名為“熱管”。目前中熱管散熱器中多采用6mm的熱管,也有個別用的是8mm產品。河南熱輸送熱管散熱器定制翅片管換熱器從結構型式上翅片管可分為縱向和徑向兩種基本類型。
熱管散熱器有自然冷卻和強迫風冷兩大類。風冷熱管散熱器的熱阻阻值能做得更小,常用于大功率電源中。熱管散熱器由密封管、吸液芯和蒸汽通道組成。吸液芯環繞在密封管的管壁上,浸有能揮發的飽和液體。這種液體可以是蒸餾水,也可以是氨、甲醇。充有氨、甲醇等液體的熱管散熱器在低溫時仍具有很好的散熱能力。熱管散熱器運行時,其蒸發段吸收熱源(功率半導體器件等)產生的熱量,使其吸液芯管中的液體沸騰化成蒸汽。帶有熱量的蒸汽就從熱管散熱器的蒸發段向其冷卻段移動,當蒸汽把熱量傳給冷卻段后,蒸汽就冷凝成液體。冷凝的液體便通過管壁上吸液芯的毛細管作用返回到蒸發段,如此重復上述循環過程不斷地散熱。
熱管散熱器具有以下優點:熱響應快,其傳熱能力比同等尺寸和重量的銅管大1000倍以上;體積小,重量輕;散熱效率高,可以簡化電子設備的散熱設計,比如將風冷改為自冷;無需外接電源,時無需特殊維護;它具有良好的等溫性能。熱平衡后,蒸發段和冷卻段的溫度梯度很小,可以近似認為是0。運行完好可靠,無污染。對于雙面散熱的分立半導體器件,風冷全銅或全鋁熱管散熱器的熱阻只能達到0.04℃。在自然對流冷卻的情況下,熱管散熱器的性能可以比固體熱管散熱器提高十倍以上。翅片式散熱器通過在普通的基管上加裝翅片來達到強化傳熱的目的。
熱管散熱器:熱管散熱器:先決條件:冷卻方式,冷卻可保證熱阻的維持穩定,選擇何種方式較適宜,結構、運行可靠、成本都是考慮的重點,每種方式都有優缺點,以功耗作為參數,范圍的確定可參考來選擇。風冷散熱器的特點是散熱、成本低、可靠性高、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傳統的風冷式一直受制于散熱器的工藝、模具、加工能力的水平,使得散熱能力沒有長足的發展,其應用只適用于散熱功率較小而散熱空間大的情況下。即使如此,采用風冷式散熱器的在電力電子裝置中應用也是相當寬泛、普遍。熱拓電子科技以質量為生命”保障熱管散熱器品質。河南熱輸送熱管散熱器定制
熱管散熱器問世以來,使電子控制裝置的散熱以及系統有了新的發展。河南熱輸送熱管散熱器定制
熱管散熱技術特點: 熱管又稱“熱超導管”,典型的熱管由管殼、吸液芯和端蓋組成。液體工質在蒸發段被熱流加熱蒸發,其蒸氣經過絕熱段流向冷凝段,在冷凝段蒸汽被管外冷流體冷卻放出潛熱,凝結為液體,積聚在散熱段吸液芯中的凝結液借助吸液芯的毛細力作用,返回到蒸發段再吸熱蒸發。 熱管工作時具有以下特征: 1.軸向傳熱量大; 2.軸向和徑向的溫度梯度都很小; 3.軸向導熱量和對流相比可略去不計。 熱管是通過相變潛熱來傳遞熱量,其導熱性能很高。由于熱管技術具有極高的導熱性、優良的等溫性、熱流密度可變性、熱流方向可逆性、恒溫性、環境的適應性等優良特點,可以滿足電子設備對散熱裝置緊湊、可靠控制靈活、高散熱效率、不需要維修的要求。熱管技術在航空航天及核工業等領域起著重要作用。河南熱輸送熱管散熱器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