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機動指揮通信車能夠將事件發生現場的情況迅速反饋到固定指揮中心。可作為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指揮通信中心在事件現場附近構成現場指揮平臺,為現場各專業組提供支撐,為各級相關部門領導應急決策和指揮提供依托,進一步提高各級相關部門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該采集車、數字集群在網絡覆蓋下并網工作,在無條件情況時也可以保持單基站工作模式,同時輔以衛星達到遠距離通信能力;采用短波電臺作為遠距離通信的然后保障。綜上,形成以集群通信為主要手段要求具有抗干擾、保密、遠距離通信能力,具有語音、圖像信息的采集和傳輸能力,能夠獨自完成處理突發事件的綜合通信移動平臺。應急通信指揮需要具備科學性和實效性。低延時應急通信指揮功能
地面指揮中心和應急通信車分別配備獨自的調度系統,調度機和視頻服務器可作為主從關系存在,現場應急通信車中的設備可以實時將現場數據上傳至指揮中心總服務器,作為二級調度系統或視頻會議系統的分會場;在衛星鏈路有壓力或失效的情況下,現場應急車調度系統自成體系,完全可以獨自對現場進行指揮調度,可通過現場應急通信車的視頻服務器召開局部視頻會議、對本地視頻信息進行錄像和保存,很大程度可減少衛星鏈路壓力。二級分布式調度系統,可協同工作,可互為備份,可分擔壓力,是整套系統的優勢所在。低延時應急通信指揮功能應急通信指揮需要分析和評估不同情況下的通信需求。
應急指揮中心,一般分為前指和后指。后指一般指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指揮中心,是一個超大型的集成體,由眾多的軟件,硬件資源構成。如專業的音響會議系統,大屏幕呈現系統,智能辦公交互系統,融合通信系統,指揮調度系統,應急會商系統,應急救援管理系統,廣播通信系統等等。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具有更強大的功能和組網能力以及讓業務整合能力,讓現場應急指揮體系更完善,更有效。應急指揮中心是應急情況下起到組織決策,應急形式評估,應急資源分配的中心部門,應急指揮中心的應用領域非常普遍,大到一個城市乃至國家,小到一個工廠,一個園區,都要有應急指揮中心的配備。應急情況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應急通信的特點:通信容量需求的不可預測性:突發事件發生期間,通信容量需求劇增,人們無法預知需要多大的容量才能滿足應急通信的需求。局部出現的大量通信流量,話務會造成網絡擁塞,并且通信流向往往是匯聚式的,即大量通信業務流向特定的地區,如應急事件處置中心。現場應用的高度自主性:在部分災害現場,很多通信是發生在災害現場的封閉區內,要求應急通信系統能夠自成體系,不僅能提供與外界的聯系,還能保障現場通信需求。近年來,世界范圍內頻發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使應急通信得到更為普遍的關注,應急通信的建設和發展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應急通信系統的建設工作和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很難一蹴而就,其需要一個長期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應急通信指揮是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的關鍵。
應急通信指揮是實現及時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的關鍵技術之一。未來的應急通信指揮技術與系統將從信息采集、信息傳遞、信息處理以及指令下達與執行等多個不同層面提升應急能力,實現跨異構應急通信網絡、跨異構應急指揮系統與平臺的互連互通,保障相關部門應急處置部門之間、相關部門應急處置部門與非相關部門組織之間的高效協同。典型的應急通信服務需求:視頻傳輸。為了應急響應行動,應急響應人員通常需要分發重要信息。這時,可能需要實時將祝頻傳輸至指揮/控制中心。典型的場景包括火災現場視頻傳輸到消防部門指揮中心或是附近分布的消防員;另一個場景是人員集中、游街,當打斗事件發生時能將實時視頻傳輸至警察部門。電力搶修可以把搶修的現場情況實時回傳到電力調度中心。應急通信指揮需要加強人員安全和防范措施。低延時應急通信指揮功能
應急通信指揮需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低延時應急通信指揮功能
應急機動指揮通信系統不僅保障了突發事件現場的指揮通信,對災情的減緩、救援的迅速、物資的發放等重要環節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提供了突發事件的地理信息、天氣狀況、災難程度等各類數據,協助相關部門及隊伍正確、各個方面、良好的判斷災情,制定完善的救災規劃,為各個方面奪取突發事件勝利打下了堅實有效的基礎。在應急概念討論中已經說明,突發事件發生之后的一要務無疑是搶救。其間可能出現異乎尋常的大量的組織工作。突發事件發生之后的搶救工作是一種短期的、需要普遍協同的、較強度群體行為。這就要求應急通信系統必須能夠有效地支持這些搶救工作。低延時應急通信指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