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鋼為碳素結構用鋼,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來做模板、梢子、導柱等,但須熱處理。45鋼本身的硬度大概在197HV左右,工研所常規(guī)QPQ處理后硬度值為650HV,深層QPQ處理后的硬度值可達1000HV,45鋼本身易生銹,常規(guī)QPQ處理后的平均生銹時間是85.3h,深層QPQ處理后的生銹時間延長至151.3h。所以45鋼經(jīng)過工研所QPQ技術處理后,特別是深層QPQ處理后,試樣可以獲得較高的表面硬度和良好的表面滲氮組織,同時試樣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在較低載荷的試驗條件下,隨著載荷的增加試樣的摩擦系數(shù)可以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利用QPQ表面處理技術,使刀具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模具QPQ無污染
成都工具研究所在原有QPQ技術基礎上開發(fā)了深層QPQ技術,化合物層深度更大,由原有的15~20μm增加到30~40μm以上。該技術可明顯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抗蝕性。與其他表面處理方法相比,工件具有更高的耐疲勞強度,能夠明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工件表面硬度得到提升,提高了工件的耐用性和使用壽命,且具有更高的耐腐蝕性。QPQ處理能夠保持尺寸穩(wěn)定,與其他表面處理方法相比,QPQ處理對零部件尺寸變化的影響較小,有利于保持高精度要求。微變形QPQ抗拉強度QPQ表面處理可以使刀具具有更高的切削精度。
工研所的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其高耐磨、高耐蝕、微變形的高性能,在金屬表面處理領域獨樹一幟。作為金屬表面強化改性技術的佼佼者,QPQ技術不僅能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層堅韌的保護層,實現(xiàn)熱處理和表面防腐的雙重功效,還能較之常規(guī)方法更為明顯地提升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蝕性,為金屬制品的性能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這項技術在國際上已得到廣泛應用,眾多企業(yè)如美國通用電氣、德國大眾以及日本的本田、豐田等大公司,均已采納QPQ技術來強化其產(chǎn)品的表面性能。這一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不僅彰顯了其在提升產(chǎn)品質(zhì)量、延長使用壽命方面的優(yōu)勢,也進一步驗證了工研所在金屬表面處理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創(chuàng)新能力。
軟氮化和硬氮化是兩種不同的表面處理技術,硬氮化工藝又稱為滲氮,應用于載荷大、接觸疲勞相對要求高的工件,強調(diào)滲層深度的工件,方法上分為氣體滲氮和離子滲氮,滲氮處理的溫度通常在480~540℃范圍(既要保持工件的心部的調(diào)質(zhì)硬度又要使?jié)B氮層的硬度達到要求值),處理的時間隨著深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為15~70h,甚至更長;軟氮化工藝又稱氮碳共滲或鐵素體氮碳共滲,工研所QPQ是作為典型的軟氮化,在500~580℃下對鋼件表面同時滲入氮、碳原子的化學表面熱處理工藝,滲氮為主,滲入少量的碳,碳的加入使表面化合物層(白亮層)的形成和性能得到改善,氮碳共滲適合范圍很廣,幾乎適用于所有常用的鋼種和鑄鐵。QPQ表面處理可以改善刀具的表面光潔度。
選擇使用工研所的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處理后,材料硬度明顯提高,增強零件的耐磨性和抗變形能力。QPQ工藝形成的氮化物層增強了材料的耐腐蝕性,使工件表面更好地抵抗磨損,延長使用壽命。該工藝在處理過程中不會引起工件發(fā)生形變,確保了處理后工件尺寸的精確性和穩(wěn)定性。此外,QPQ處理技術的效率極高,整個處理流程緊湊且高效,極大地縮短了生產(chǎn)周期。同時,該技術還省去了傳統(tǒng)工藝中必需的拋光步驟,不僅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還避免了拋光過程中可能引入的二次污染或損傷。這些優(yōu)勢使得QPQ技術在許多行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包括鏈條行業(yè)、汽車制造和模具修復等領域。與其他傳統(tǒng)的表面處理方法相比,QPQ工藝展現(xiàn)出了諸多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QPQ表面處理可以提高刀具的抗腐蝕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不銹鋼QPQ力學性能
QPQ表面處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刀具的抗腐蝕性能。模具QPQ無污染
成都工具研究所的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處理的產(chǎn)品具有高硬度、高抗蝕、高耐磨、微變形、無污染等優(yōu)良特性,可替代發(fā)黑、磷化、鍍鉻、氣體滲氮、離子滲氮、滲碳等常規(guī)工藝。經(jīng)由QPQ處理提高了零部件的表面質(zhì)量和性能,提高了產(chǎn)品的整體質(zhì)量和競爭力。QPQ處理作為一種成熟的表面處理技術,具有可靠性高、效果穩(wěn)定等優(yōu)點。處理過程相對簡單,易于控制,適用于批量生產(chǎn)和大規(guī)模應用。工研所提供QPQ全套服務,從技術支持到設備提供,亦承接外協(xié)加工。模具QPQ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