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白茶【產地】:福建福鼎【簡介】白茶**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為福建的特產,主要產區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基本工藝是萎凋、烘焙(或陰干)、揀剔、復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白茶,顧名思義,這種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區不多見。白茶生產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早是由福鼎市**的。該市有一種**品種的茶樹——福鼎大白茶,茶芽葉上披滿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初用這種茶片生產出白茶。茶色為什么是白色?這是由于人們采摘了細嫩、葉背多白茸毛的芽葉,加工時不炒不揉,曬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來,這就是它呈白色的緣故。【歷史淵源】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于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溫杯燙盞,滿室生香, 清茶慰歲月,品秋光。福鼎白茶冬片
使樣匾里的茶葉均勻地按輕重、大小、長短、粗細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勻分布在樣匾的茶葉通過反轉順轉收攏成為饅頭形,這樣搖樣匾的“篩”與“收”的動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個層次,形成上段茶、中茶、下段茶,按次序往下撥開查看。2.開湯開湯俗稱泡茶或沏茶,為濕評內質的重要步驟。開湯前應先將審評用具洗凈,按號碼次序排列在濕評臺上,稱取白茶3g投入l50ml的審評杯內(如用200ml容量的審評杯則稱取4g樣茶),杯蓋應放人審評碗內,然后以沸滾適度的開水以慢快慢的速度沖泡滿杯,泡水量應與杯口一致。沖泡***杯起計時,并從低級茶泡起,隨泡隨加杯蓋,蓋孔朝向杯柄,過5min按沖泡次序將杯內茶湯濾人審評碗內,倒茶湯時,杯應臥擱在碗口上,杯中殘余茶湯應完全濾盡。開湯后應先聞香氣,快看湯色,再嘗滋味,后評葉底。3.聞香氣一手拿住已倒出茶湯的審評杯,另一手半揭開杯蓋,靠近杯沿用鼻輕嗅或深嗅,也有將整個鼻子深人杯內接近葉底以提高嗅覺。為了正確鑒別到香氣的類型、高低和長短,嗅時應重復1~2次,但每次嗅的時間不宜超過3s。另外,審評杯數不宜過多,否則嗅香的時間拖長,冷熱程度不一致,將影響評比結果。每次嗅評時都將杯內葉底抖動翻身。壽眉福鼎白茶怎么泡福鼎白茶——喝出生活的原色;
福鼎白茶的禁忌1.不宜太濃,一般150毫升的水,用5克的茶葉就足夠了。2.水溫要求在95℃以上,第1泡時間約5分鐘,經過濾后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鐘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沖泡四五次。3.對于胃“熱”的人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寒”的人,則要在飯后飲用。凡是適得其反,所以適當的飲用才能發揮白茶的很好保健功效。
福鼎白茶的儲存方法第1種:白茶放罐子里儲存茶葉放在茶葉罐里保存,以防壓碎,茶葉罐的選擇,以錫罐為上,鐵罐、紙罐次之,要求密封性要好。第二種:木炭儲藏法取適量的木炭裝入小布袋內,放入存放茶葉罐的底部,然后將包裝好的茶葉分層排列在罐里,在密封壇口,木炭應每個月換一次。第三種:冷藏儲藏法
用于放置樣茶罐、樣茶盤,臺高90~100cm,寬50~60cm,長度不限臺面一般漆成黑色,臺下設置樣茶柜。(2)濕評臺。用于鑒評茶葉內質,包括香氣、湯色、滋味和葉底。一般設在干評臺后面,臺高88em,臺面寬50~60cm,邊高5cm,臺面漆成白色。(3)樣茶柜。用于存放茶葉樣罐,根據審評室具體條件設置以便利審評工作為原則。2.白茶審評用具(1)審評盤。審評盤又稱為樣茶盤或樣盤,用于審評茶葉形狀,用木質或塑料(無毒、不帶靜電)制成。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其中正方形盤的長寬均為230mm,邊高30mm;長方形的長寬高各為250mm、160mm、30mm,盤的一角有20mm的缺口。審評毛茶一般采用竹篾制的圓樣,直徑500mm,邊高40mm。(2)審評杯、碗。審評杯為沖泡茶葉和審評茶葉香氣之用;審評碗為裝盛茶湯、審評湯色和滋味之用。均為瓷質純白色,大小、厚薄規格必須一致。其杯、碗規格型口9”、容量依審評茶類不同而不同。審評白茶要選柱形杯,杯高,口徑,容量150ml、200ml~250m1,在杯柄對面的杯沿有一(1)審評盤。審評盤又稱為樣奈盤或樣盤,用于審評茶葉形狀,用木質或塑料(無毒、不帶靜電)制成。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其中正方形盤的長寬均為23(hum,邊高30mm。這杯福鼎白茶,藏著整個夏天的清涼。
再雇人工把葉片去掉。這樣制作的銀針看起來很肥大,但不重實,品質不如頭春直采的銀針。白毫銀針,尤其是頭春制作的銀針,數量極為有限,是白茶中值得收藏的硬通貨。古今中外,無論民間經驗還是科學研究所得出的關于白茶和老白茶的各種效果,多數指的都是白毫銀針。白牡丹白牡丹于1922年前后出現于福建建陽水吉。白牡丹的茶樹品種和白毫銀針一致,都是大白茶樹。不同點在于原料的嫩度,基本上除了全芽之外,從一芽一葉初展到一芽二三葉的原料都可以制成白牡丹,因而是一個跨度很大的品種。白牡丹在市場上,按照芽葉的嫩度、芽頭的肥壯與否、芽葉比例的不同,多把白牡丹分成牡丹王、特級牡丹、高等牡丹、一級牡丹和二級牡丹等等,不同產地、甚至不同茶廠的分級標準都會有差異。好的牡丹王使用明前一芽一葉初展原料,幾乎可以等同于銀針,在這兩年的福鼎市場上已經有茶商拿這樣的牡丹王當銀針銷售了。總體來說,以一芽二葉嫩度適中原料制作的白牡丹,能表代這個品種的特點。貢眉貢眉的定義一直非常模糊。在其發源地福建建陽漳墩,貢眉早是使用菜茶品種制作的。但是由于菜茶產量低,成品賣相不如大白茶,因而產量和栽種面積不斷萎縮,在福鼎當地已幾乎消失。一杯福鼎白茶,探尋茶葉里的詩意棲居。壽眉福鼎白茶怎么泡
寶子們,快來體驗福鼎白茶的魅力吧。福鼎白茶冬片
記得一位日本藝術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哪怕只有一點點。我的工作就是這種愿望的小小表達。”想想其實很符合我的心境。本草歷,還原植物純粹的**本源,這是源自兒時生活的烙印。出生在福建內陸深山的農墾場,一花一草、一樹一葉,春夏秋冬四季變遷,眼眸里都是她們相伴的身影。一沙一世界,每株植物都是燦爛的生命,都是大自然賜予人們無私的饋贈。福鼎白茶,“不揉不炒,為自然”。制作過程簡單自然,以少的工序加工,大程度還原天然純真的風味,保留住豐富而珍貴的活性酶和多酚類營養成分。獨特的加工工藝,獨特的產地環境,獨特的白茶品種造就了白茶外表天然素雅,而內質清甜爽口的***品質。白茶可以算是回歸自然、生態、**的茶葉,因而受到一眾人的青睞。此外,白茶口感佳、好喝,白茶茶湯清鮮,色澤清澈,甜醇順滑,花香、果香讓人沉醉。唯其純者能容萬物,白茶應該是值得讓我用盡余生來挖掘她深藏的美,一經偶遇再難相忘。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白茶的名字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更是對它贊不絕口: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須制造精微。福鼎白茶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