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氫晨科技”)、海德氫能等上游制氫企業相繼發布新一代電解槽產品,在功率、性能及制氫效率等方面均有提高。電解水制氫作為目前制取綠氫主要的方式,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隨著制氫裝備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我國制氫設備自主技術創新呈現加速發展勢頭,將進一步促進綠氫產業規模化發展。隨著綠氫產業備受重視,帶動電解水制氫設備需求大幅上漲,設備訂單同比也明顯增長。中信建投氫能月報顯示,截至今年5月,2023年電解槽可見訂單裝機量已達到1116兆瓦,較2022年全年高出約54.57%。水電解制氫設備是將水分解成氫和氧的方法,將電流通過水電解槽內的電極,在負極處放電,把水分解成氫和氧。濟南附近電解水制氫設備企業
電解水制氫就是利用電力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的化學反應過程。電解水的反應公式為:2H2O→2H2+O2,反應需要利用電流作為驅動力。具體來說,將兩根電極插入水中,通電時,陰陽極上分別析出氫氣和氧氣,隨后通過氣體分離器分離收集。電解槽是實現電解水制氫的設備,它可以將直流電通過電極分解電解質溶液,并將電解產物分離出來。電解槽的類型多樣,常用的有對流式電解槽、膜法電解槽等。電源是電解水制氫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提供足夠的電流和電壓以保證反應能夠正常進行。一般采用直流電源,其電壓和電流的大小取決于電解槽的大小和反應條件。新鄉小型電解水制氫設備企業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由于電解質的穩定性較好,價格較低,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使用較為多。
電解水制氫,即通過電能將水分解為氫氣與氧氣的過程,該技術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電力,不會產生CO2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綠氫”。電解水制氫原料為水、過程無污染、理論轉化效率高、獲得的氫氣純度高,但該制氫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中電價占總氫氣成本的60%~80%。實際來看,綠氫制備的技術路線有多種,包括:堿性水電解技術(ALK)、陽離子/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技術(PEM)、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技術(SOEC)、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水技術(AEM)。
氫能因其清潔、可再生、熱值高等優點被人們認為是能源。在眾多的制氫方法中,電解水制氫是理想的生產技術之一。電解水制氫具有環境友好、產氫純度高、可與可再生能源結合等優點,滿足未來發展的要求。然而,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可再生制氫系統可以與傳統的化石燃料制氫系統競爭。氫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未來占有重要地位,其制備、儲存、運輸和應用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目前,制氫的主要技術手段包括化石能源重整制氫、工業副產品提取氫氣、電解水制氫等。傳統的化石燃料制氫技術比較成熟,但化石燃料資源有限。燃燒時,它會造成碳排放,嚴重污染環境。工業副產氫氣是指從焦爐氣、氯堿尾氣等工業生產的副產品中提取氫氣。由于工藝限制,該方法生產的氫氣純度較低,且生產過程中仍存在污染問題。PEM電解水制氫的系統響應速度快,適應動態操作。
在政策及市場需求帶動下,近幾個月來,電解水制氫設備相關新產品不斷推出。今年6月,中船派瑞氫能鄂爾多斯首臺套2000Nm3/h電解槽在伊旗正式下線;同月,宏澤(江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宏澤海槿(江蘇)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江陰市臨港開發區發布了100-2000Nm3/h的Hz系列堿性水制氫電解槽,并同時下線了我國首臺2000Nm3/h常壓堿性水制氫電解槽,壽命可達20年以上。7月,氫晨科技發布自主研發的兆瓦級大功率質子交換膜電解槽,單槽額定制氫量250標方/時,可在5%-150%的寬功率輸入范圍內穩定運行。海德氫能也于近日推出堿性電解制氫系統“氫舟”,額定直流電耗在4.0-4.3kWh/Nm3,實現20%-110%的負荷范圍。電解水制氫的基本原理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水分子在電解槽中被分解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焦作國內電解水制氫設備產量
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基本成熟,進入了商業化早期階段。濟南附近電解水制氫設備企業
電解水制氫是一種利用電將水分子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的綠色高效制氫技術。電解水制氫的技術有很多,如堿性水電解、質子交換膜、高溫固體氧化物和陰離子交換膜電解等。電解水制氫純度高,能作為儲能載體儲存富余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整個過程只消耗水和電,不消耗其他化石資源。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碳產品,清潔無污染。設備占地面積小,多臺設備可同時生產,操作靈活。但同時,電解水制氫也是一種昂貴的制氫技術。生產氫氣的主要功耗約為4.5~5.5 kW h m?3。濟南附近電解水制氫設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