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臺灣正式歸還。國民黨政府接管臺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并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其中:臺中縣管轄區域:東為能高區山地南胡大山東方,位于東經121°27′8″;西為北斗區大成鄉下海墘厝,位于東經120°15′6″;南為新高區山地尖山頂,位于北緯23°25′53″;北為能高區山地桃山北方,位于北緯24°26′41″。東以中央山脈的分水嶺與花蓮縣為界,西臨臺灣海峽,南以濁水溪(西螺溪)河谷及中央山脈玉山與臺南、高雄兩縣為界,北以大安溪河谷及南湖大山、大霸尖山、次高山、大雪山、小雪山的主峰與新竹及臺北縣為界。縣境內涵臺中及彰化二省轄市。面積滿潮時為7287.3824平方千米,人口1343336人。管轄大屯、豐原、東勢、大甲、彰化、員林、北斗、南投、新高、能高、竹山等11區,共轄60鄉鎮(18鎮、42鄉)。縣政府初設于臺中市,后遷于員林鎮。
1946年2月,北斗區的沙山鄉更名為芳苑鄉。1946年2月,北斗區芳苑鄉更名為沙山鄉。1946年5月,彰化區駐地由彰化市南郭遷往鹿港。1947年1月,員林區的坡心鄉更名為埔心鄉。1947年2月1日,大屯區的西屯、北屯、南屯3鄉劃歸臺中市管轄,改為西屯區、北屯區、南屯區。1950年1月1日,新高區集集鎮劃分為集集鎮、水里鄉。1950年7月1日,彰化區的線西鄉劃分為線西、新港二鄉。
1950年臺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其中臺中縣合彰化市,分為彰化、臺中、南投三縣:臺中縣轄豐原、大甲、東勢、大屯4區,計21鄉鎮,664887人,面積2051.6164平方千米。縣政府設于豐原。 臺中縣:轄豐原、東勢、大甲、清水、沙鹿、梧樓等6鎮,及大里、霧峰、太平、烏日、內埔、神岡、大雅、潭子、石岡、新社、大安、龍井、大肚、和平等21鄉鎮,4354915人,面積2051.6164平方千米。疆界:東為和平鄉南湖大山東方,位于東經121°27′0″;西為龍井鄉涂葛掘西方,位于東經120°29′0″;南為霧峰鄉象鼻坑南方,位于北緯24°1′10″;北為大甲鎮船頭埔北方,位于北緯24°26′0″。中心位置為大雅鄉大田心,位于東經120°58′,北緯24°17′15″。本縣東接花蓮縣,南與南投縣、彰化縣毗連,西瀕臺灣海峽,北界與宜蘭、新竹、苗栗三縣,內涵臺中市。
1955年10月10日,內埔鄉更名為后里鄉。1976年3月1日,豐原鎮改制為縣轄市豐原市。1993年11月1日,大里鄉改制為縣轄市大里市。1996年8月1日,太平鄉改制為縣轄市太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