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駐軍嘉義的臺灣北路營參將張國,發現南屯一帶地沃水豐,于是著手墾荒,是臺中開發的開始。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臺中市一度成為臺灣省的行政中心。1920年設市時轄境尚未包括北屯、西屯及南屯,此三區于1947年2月1日劃入臺中市。
1945年10月臺灣正式歸還。國民黨政府接管臺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并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其中:臺中市管轄區域:東為臺中市東區旱溪,位于東經120°42′34″;西為南區番婆,位于東經120°18′21″;南為南區樹仔腳,位于北緯24°4′18″;北為北區賴厝廠,位于北緯24°10′23″。本市四周皆與臺中縣大屯區轄境鄰接。面積為29.6655平方千米,人口98658人。管轄東、西、南、北、中等5區。市政府于1945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市政府設于西區。
1947年2月1日,臺中縣大屯區的西屯、北屯、南屯3鄉劃歸臺中市管轄,改為西屯區、北屯區、南屯區。
1950年臺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臺中市行政區域照舊。臺中市管轄中區、東區、西區、南區、北區、西屯區、南屯區、北屯區等8區。人口177795人,面積為163.4256平方千米。管轄區域:東為北屯區大坑山,位于東經120°41′40″;西為南屯區大肚山,位于東經120°38′10″;南為南區頂橋子頂,位于北緯24°7′0″;北為西屯區港尾子,位于北緯24°9′50″。本市四周皆與臺中縣的各鄉鎮,東以旱溪與臺中縣太平、新社兩鄉為界,西以西屯、南屯兩區與臺中縣沙鹿鎮、龍井鄉、大肚鄉為界,南毗臺中縣烏日、大里兩鄉,北以北屯、西屯兩區與臺中縣豐原鎮、潭子鄉、大雅鄉為界。市政府設于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