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shān Qū,Wunshan District
文山區位于臺北市南郊、新店溪以東,東臨深坑鄉,西與新店市、永和市及中和市相望,其地勢為一小型盆地,東經121度34,北緯24度59。面積31.5090平方千米,人口261,417人(2006年),人口密度8,297人/平方千米。轄39里993鄰。
開拓之初湖澤遍地。乾隆年間先民由景美溪入墾,至嘉慶道光年間漸成街肆,西邊設有萬盛、十五份兩莊。東邊沿河以木椿圍柵,故有木柵莊、露里、薛莊、內湖莊之產生,沿用甚久。至同治年隸淡水廳,又稱木柵莊、內湖莊、尾莊。光緒初年置臺北府,隸屬淡水廳。日治時期則劃歸臺北州文山郡深坑莊景尾街。迨臺灣光復后隸屬臺北縣深坑鄉,1950年3月1日政府為便于政令推行與事實之需要,乃將深坑鄉劃分為景美、木柵、深坑三鄉鎮。1968年7月1日改隸臺市,分為木柵、景美二區(景美區地名之由來乃因古人用木頭或竹子制作的大水槽稱作“筧”或“枧”,在水槽尾端部份叫“枧尾”、“筧尾”,后來叫成“景尾”,再改為景美;木柵區地名之由來,乃因漢人與原住民抗爭時代,漢人在景美溪邊興建木制的大型柵欄,防止敵人入侵)。198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調整,將景美區和木柵區合并為文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