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是從氵無得名的。氵無水發源于崗巒起伏的伏牛山間,“氵無”通“舞”,因其源頭珠花四濺,形若飛舞得名。戰國時,魏國在氵無水北岸建筑城邑,取氵無水之陽義,名舞陽。
春秋戰國時期,全境先后分屬楚、韓、魏等國。秦置舞陽縣。1947年舞陽解放,屬豫陜鄂行政區底七專區。次年6月,改屬豫西行政區第二專區。1949年2月,改屬許昌專區。1973年12月,析出三里河以南的棗林、武功、尹集、楊莊、尚店、八臺6個公社,置省轄舞陽工區(今平頂山市舞鋼區)。1982年2月屬漯河市。
1996年,舞陽縣面積774.6平方千米,人口約57.9萬人。轄4個鎮、10個鄉:舞泉鎮、吳城鎮、蓮花鎮、北舞渡鎮、文峰鄉、保和鄉、辛安鄉、九街鄉、姜店鄉、孟寨鄉、馬村鄉、侯集鄉、章化鄉、太尉鄉。縣政府駐舞泉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舞陽縣總人口498970人,其中:舞泉鎮51713人、吳城鎮41559人、北舞渡鎮25660人、蓮花鎮37538人、辛安鎮33513人、盂寨鎮35444人、太尉鎮23136人、文峰鄉34031人、保和鄉40971人、馬村鄉31848人、侯集鄉40869人、姜店鄉33292人、九街鄉38046人、章化鄉31350人。
2002年,舞陽縣總面積776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60.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4.1萬人。轄舞泉、北舞渡、吳城、蓮花、孟寨、太尉、辛安7個鎮和文峰、保和、馬村、章華、侯集、姜店、九街7個鄉。
2003年,舞陽縣總面積776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60.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4.18萬人。2004年,舞陽縣總面積776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60.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4.2萬人。
2005年,全縣總面積776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58.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2萬人。2006年,全縣總面積777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1.5平方千米。人口6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萬人。
2012年,侯集鄉撤鄉設鎮。調整后,全縣轄8個鎮、6個鄉:舞泉鎮、吳城鎮、北舞渡鎮、蓮花鎮、辛安鎮、孟寨鎮、太尉鎮、侯集鎮、文峰鄉、保和鄉、馬村鄉、姜店鄉、九街鄉、章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