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鎮位于湘陰縣西南部。面積134.4平方千米,人口85920人(2009年末)。轄4個居委會、50個行政村、5個漁場。鎮政府駐新泉寺,距縣城18千米。308省道穿境而過。
【沿革】2005年,撤銷新泉寺鎮、鳳南鄉、關公潭鄉、車馬鄉、西林鄉,設立新泉鎮。以原新泉寺鎮、鳳南鄉、關公潭鄉、車馬鄉、西林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新泉鎮的行政區域,新泉鎮轄4個居委會、49個建制村,總面積138.4平方千米,總人口7.6萬人,鎮政府駐新泉寺。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624117:~001 121新西居委會 ~002 121商業街居委會 ~003 121龜前居委會 ~004 121江塘居委會 ~201 122先鋒村 ~202 122上灘湖村 ~203 220黃義村 ~204 122黃金潭村 ~205 122荊蘇村 ~206 122光華村 ~207 122荊西村 ~208 122胡家村 ~209 122大侖村 ~210 122新泉村 ~211 220東亞村 ~212 220資源村 ~213 121資江村 ~214 122秀池村 ~215 122賽豐村 ~216 122高豐村 ~217 122新聯村 ~218 122新合村 ~219 122新勝村 ~220 122山頭嶺村 ~221 122車馬村 ~222 122牌頭村 ~223 122光輝村 ~224 220月中村 ~225 122鮮魚塘村 ~226 122新柳村 ~227 122團柱村 ~228 122義成村 ~229 122同慶村 ~230 122新洲村 ~231 122魏家村 ~232 122新堤村 ~233 122南湘村 ~234 122鳳南村 ~235 122興林村 ~236 122荷花村 ~237 122馬家村 ~238 122學元村 ~239 122楊紅村 ~240 122三灣村 ~241 122關公潭村 ~242 122土地山村 ~243 122王家寨村 ~244 122萬紫村 ~245 122中易村 ~246 122新開村 ~247 122東河村 ~248 122群建村 ~249 122長紅村 ~250 122農科村 ~501 122石螺湖漁場 ~502 122西林漁場 ~503 122車馬漁場 ~504 122鳳南漁場 ~505 122關公潭漁場
原【新泉寺鎮】位于湘陰縣西南部,距縣城18千米。面積23.1平方千米,總人口14632人。轄10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沿革]解放前屬臨泚鄉,解放初屬荊塘鄉,1956年為新泉鄉,1958年屬躍進公社,1961年設立新泉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1985年改為新泉寺鎮。1996年,面積21.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政府駐新泉寺,轄江塘街、新洲2個居委會和新泉、荊西、上灘湖、先鋒、黃義、胡家、荊蘇、黃金、大侖、光華10個行政村。2004年代碼430624107,轄新西、商業街、龜前、江塘4個居委會,先鋒、上灘湖、黃義、黃金潭、荊蘇、光華、荊西、胡家、大侖、新泉10個行政村。
原【鳳南鄉】位于湘陰縣西部,湘江西岸。面積31.12平方千米,人口4074戶、16542人。轄11個村。鄉政府駐南岸嘴,距縣城16千米。[沿革]解放前分屬白馬、臨泚2鄉。解放初屬16區,1956年屬新泉鄉,1958年屬躍進公社(后改新泉公社)。1961年設立鳳南公社,以境內有鳳凰嘴、南岸嘴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1984年社改鄉。1996年,面積25.1平方千米,人口1.6萬,鄉政府駐葫蘆嘴,轄新州、楊紅、馬家、興林、鳳南、新堤、魏家、三灣、學園、北湖、荷花、南湘12個行政村。2004年代碼430624215,轄新洲、魏家、新堤、南湘、鳳南、興林、荷花、馬家、學元、楊紅、三灣11個行政村。
原【關公潭鄉】位于湘陰縣西部,距縣城21千米。面積26.58平方千米,總人口15441人。轄9村、1站。[沿革]濱臨湘水有一潭,相傳關羽曾在此飲馬洗浴,故名關公潭。鄉域解放前屬白馬鄉,解放初劃屬16區,1956年屬新泉鄉,1958年屬躍進公社,1961年設立關公潭公社,文革中曾改名東風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鄉政府原駐關公潭附近東河壩,1994年遷紅旗橋(注:原出處如此)。1996年,面積25.8平方千米,人口1.5萬,鄉政府駐東河壩,轄關公潭、土地山、王家寨、中易、萬紫、長虹、群建、東河、農科9個行政村。2004年代碼430624216,轄關公潭、土地山、王家寨、萬紫、中易、新開、東河、群建、長紅、農科10個行政村。
原【西林鄉】位于湘陰縣西南部。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1.71萬人。轄10個村,126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西林港,距縣城28千米。[沿革]解放前屬益陽縣兆豐鄉和永樂鄉。1950年劃屬湘陰縣,1956年建為西林鄉,1958年屬躍進公社,后改新泉公社。1961年設立西林公社,1984年改為鄉。1996年,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1.7萬,鄉政府駐西林港,轄資江、新合、新聯、高豐、賽豐、秀池、山頭嶺、資源、東亞、新勝10個行政村。2004年代碼430624213,轄東亞、資源、資江、秀池、賽豐、高豐、新聯、新合、新勝、金山10個行政村。
原【車馬鄉】位于湘陰縣西南部,爛泥湖東北岸。面積31.2平方千米,總人口16000人。轄9個村、140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地原三壩子,后改名車馬岡,距縣城26千米。[沿革]以濱臨車馬江而得名。解放前屬益陽縣永樂鄉。1950年屬湘陰縣慶沙、同牌2鄉。1958年屬躍進公社,1961年設立車馬公社,1984年社改鄉。1996年,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1.6萬,鄉政府駐車馬江,轄車馬、月中、牌頭、團柱、同慶、光輝、新柳、義成、鮮魚塘9個行政村。2004年代碼430624214,轄車馬、牌頭、光輝、月中、蘚魚塘、新柳、團柱、義成、同慶9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