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Chángtǎngkǒu]仙桃市轄鎮。位于市境東北部。面積190.0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4671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6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長虹社區,距市區12千米。宜黃高速公路、318國道和仙(桃)漢(川)公路過境。
【沿革】清初,此地才形成集鎮,名為“停排口”。清末,取洪水“長期流淌”之意,改名為“長淌口”。后在鄢灣筑起一道大堤,堵塞老襄河,從此,這一帶再也沒有洪水長期流淌。于是改名成“長埫口”,取“以土擋水”之意,將“淌”字的“三點水”改為“土”旁。1949年為沔陽縣第三區;1958年建長埫口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同時分設大福、敦厚兩鄉。
1996年,長埫口鎮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轄長高、陳橋、沙灣、集木、黃旺、雷家、三伏、潮愿、方陳、石埫灣、登甲嶺、潭垸、胡花、崔嶺、何壩、雜壩、林灣、江臺、馬灘、鄢灣、新河、朱灣、埫河嶺、周陳24個行政村;大福鄉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轄新華、莊屋、下湖堤、新口、金河、禹王、白三洲、孫劉灣、武旗、高龍、新興廟、大福、易王、田李、溝小、五同、黃月、官山、常羅、葛家灣、剅東、剅西、群利23個行政村;敦厚鄉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黃益、葉家集、蓮子湖、太洪、曾家臺、汪家閣、五行、敦厚、扁花垸、頭潭口、竹葉湖、柳家、周幫、三垸、公明山、朱家臺、四屋灣、窯臺河、清水溝、三岔河20個行政村。
1998年4月,大福鄉改為大福鎮。2001年,撤銷大福鎮、敦厚鄉,并入長埫口鎮。2004年,鎮政府駐長埫口,人口111712人,面積190.1平方千米,轄長虹1個居委會和永紅、周陳、馬灘、鄢灣、何壩、江臺、林灣、雜壩、新河、朱灣、三福、黃旺、雷家、集木、潮愿、方陳、石剅灣、登甲嶺、潭垸、剅河嶺、崔嶺、長高、陳橋、沙灣、新華、莊屋、下湖堤、新口、金河、禹王、孫劉灣、白三洲、武旗、高龍、新興廟、大福、易王、田李、溝小、五同、黃越、官山、常羅、葛家灣、剅東、剅西、群利、黃益、汪家閣、葉家集、曾家臺、太洪、蓮子湖、扁花垸、頭潭口、敦厚、柳家、竹葉湖、五行、三垸、公明山、朱家臺、四屋灣、周幫64個行政村。
【郵編】433024【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9004105:~001 111長虹居委會 ~200 220五行村 ~201 220三垸村 ~202 220柳家村 ~203 220敦厚村 ~204 220竹葉村 ~205 220公明山村 ~206 220朱臺村 ~207 220四合村 ~208 220周幫村 ~209 220頭壇村 ~210 220扁花村 ~211 220太洪村 ~212 220蓮湖村 ~213 220曾臺村 ~214 220葉集村 ~215 220汪角村 ~216 220黃益村 ~217 220沙灣村 ~218 112陳橋村 ~219 112潮愿村 ~220 112方陳村 ~222 112石六灣村 ~223 220登甲嶺村 ~224 220潭垸村 ~225 220六河嶺村 ~226 220胡花村 ~227 122崔嶺村 ~229 220集木村 ~230 220黃旺村 ~231 220雷家村 ~232 220三伏村 ~233 220江臺村 ~234 220馬灘村 ~235 220周陳村 ~236 122鄢灣村 ~237 122何壩村 ~238 220林灣村 ~239 220雜壩村 ~240 220朱灣村 ~241 220新河村 ~242 220新興廟村 ~243 220大福村 ~244 220易王村 ~245 220田李村 ~246 220溝小村 ~247 220五同村 ~248 220黃越村 ~249 220官山村 ~250 122常羅村 ~251 122葛家灣村 ~252 220蘆東村 ~253 220蘆西村 ~254 122群利村 ~255 220新華村 ~256 220莊屋村 ~257 220下湖堤村 ~258 220新口村 ~259 220金河村 ~260 220禹王村 ~261 220孫劉灣村 ~262 220白三洲村 ~263 220武旗村 ~264 220高龍村 ~265 220蓮湖漁場村 ~266 220劉家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