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龍鳳山鄉位于五常市中部,北緯44°45′、東經127°34′。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東興村,距市區50千米。七寸河、劉炮河等河流匯入牤牛河。龍鳳山水庫位于蔡家街南,雙發村之北,景點有有紅石砬子紅崖碧水。
【沿革】因本地區古稱龍鳳川而得名。解放后屬第五(沖河)區。1956年分設致富鄉,1958年改為致富公社,1959年并入光輝公社。1961年從光輝公社分出設立龍鳳山公社,1984年改為龍鳳山鄉。1985年末,南靠向陽鄉,北靠光輝鄉,西鄰保山鄉,正東和東南分別與小山子鎮、沖河鎮為鄰,面積224.4平方千米,人口3697戶、17837人,其中漢族占86%,朝鮮族占13.5%,轄35個自然屯,劃為11個村,鄉政府駐汪家店。1996年,面積229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樂園、勝源、興源、富強、小常堡、八一、五一、龍鳳山、王家爐、學田、雙發11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18089人。2002?年,撤銷光輝鄉并入龍鳳山鄉。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230184207:~200 220樂園村
~201 220勝源村
~202 220王家爐村
~203 220學田村
~204 220興元村
~205 220常卜村
~206 220北星村
~207 220民利村
~208 220石廟村
~209 220勞動村
~210 220輝煌村
~211 220新華村
~212 210東興村
~213 220光輝村
~214 210蘭彩橋村
~215 220崗里村
~216 220七寸河村
~217 220東局子村
【光輝鄉】位于五常市中部,北緯44°51′、東經127°32′,距市區37千米。原名蘭彩橋。清光緒元年(1875)建立柴鎮,光緒六年曾建分防巡檢衙門。解放后稱第三區,1956年分為光輝、志廣、團結、長興4個鄉,光輝為中心鄉。1958年,光輝、團結、長興3個鄉合并為光輝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末,南靠龍鳳山鄉,西接保山鄉和民意鄉,北依志廣鄉,東面與小山子鎮為鄰,面積227.4平方千米,人口5074戶、25518人,其中漢族占88%,朝鮮族占8%,滿族、回族占4%,轄53個自然屯,劃為17個村,鄉政府駐蘭彩橋。1996年,面積247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國旺、光輝、蘭彩橋、東興、輝煌、新華、勞動、福合、大家歸、七寸河、淀池、東局子、崗灣、石廟、北星、民利、民治17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264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