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蕭山區(qū)轄街道。位于城區(qū)東部。轄22個社區(qū)、18個行政村。
【沿革】1992年撤銷新塘、裘江、城東等鄉(xiāng),并入城廂鎮(zhèn),分別設(shè)立辦事處。1998年8月26日,撤銷城廂鎮(zhèn)的新塘辦事處,恢復新塘鄉(xiāng)。2001年,撤銷新塘鄉(xiāng),與原城廂鎮(zhèn)城東、裘江兩個辦事處合并設(shè)立新塘街道,轄7居、37村,辦事處駐塘里陳村。2002年4月,將新塘街道的車家埭、梅花樓等5個轉(zhuǎn)制村劃入城廂街道,將城廂街道的通達里和商城西村2個居民區(qū)劃歸新塘街道;同年撤銷半爿街、井頭王、通達里居民區(qū),新建商城、泰和、半爿街、井頭王社區(qū)。2003年,新建匯宇社區(qū)。
2005年5月23日,《蕭山區(qū)人民政府關(guān)于新塘街道村規(guī)模調(diào)整的批復》:1、杜家塘村、打紙埭村合并,村名裘江新村村;2、會郎曹村、沙河沈村合并,村名聯(lián)華新村村;3、西河沈村、十間樓村合并,村名新豐村;4、東河村、東京錢村合并,村名浙東村。2005年5月27日,蕭山區(qū)政府批復同意:1、撤銷董家埭村,建立董家埭社區(qū);2、撤銷金家浜村,建立金家浜社區(qū);3、撤銷文里頭村,建立文源社區(qū);4、撤銷姚江岸村,建立姚江岸社區(qū);5、撤銷琴山下村,建立琴山下社區(qū);6、撤銷曾家橋村,建立曾家橋社區(qū);7、撤銷呂才莊村,建立呂才莊社區(qū);8、撤銷王有史村,建立王有史社區(qū);9、撤銷畈里童村,建立畈里童社區(qū);10、撤銷郎家浜村,建立郎家浜社區(qū);11、撤銷下畈朱村,建立下畈朱社區(qū);12、撤銷雙橋村,建立雙橋社區(qū);13、撤銷下潦村,建立下潦社區(qū);14、撤銷前塘村,建立前塘社區(qū);15、撤銷塘里陳村,建立塘里陳社區(qū);16、撤銷油樹下村,建立油樹下社區(qū)。
2005年末,面積34.9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辦事處駐塘里陳村,轄南城、關(guān)爿街、井頭王、曾家橋、呂才莊、泰和、匯宇、董家埭、金家浜、文源、姚江岸、琴山下、王有史、坂里童、郎家浜、下畈朱、雙橋、下潦、前塘、塘里陳、油樹下21個社區(qū)和行頭、樓下陳、和平橋、朱家壇、姑娘橋、五聯(lián)、西許、澇湖、霞江、橋南沈、傅樓、紫霞、一都孫、裘江新村、聯(lián)華新村、新豐、浙東17個行政村。2006年辦事處駐南環(huán)路2699號。
【郵編】311201【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30109004:~004 111井頭王社區(qū) ~007 111半爿街社區(qū) ~008 111商城社區(qū) ~012 111匯宇社區(qū) ~013 112畈里童社區(qū) ~014 111文源社區(qū) ~015 111姚江岸社區(qū) ~016 112呂才莊社區(qū) ~017 112王有史社區(qū) ~018 112曾家橋社區(qū) ~019 112琴山下社區(qū) ~020 112金家浜社區(qū) ~021 111董家埭社區(qū) ~022 112雙橋社區(qū) ~023 112下潦社區(qū) ~024 112下畈朱社區(qū) ~025 112郎家浜社區(qū) ~026 112前塘社區(qū) ~027 111塘里陳社區(qū) ~028 112油樹下社區(qū) ~029 111四季花城社區(qū) ~030 111泰和社區(qū) ~031 111廣澤社區(qū) ~211 112樓下陳村 ~212 112和平橋村 ~214 112姑娘橋村 ~215 112五聯(lián)村 ~216 112澇湖村 ~218 112西許村 ~220 112行頭村 ~223 112霞江村 ~226 112橋南沈村 ~227 112傅樓村 ~234 112一都孫村 ~235 112紫霞村 ~237 112裘江新村 ~238 112聯(lián)華新村 ~239 112新豐村 ~240 112浙東村 ~241 112朱家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