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置建昌縣,明置石阡鎮,因鎮內石阡河得名。一說石阡為仡佬族地名,石為石崖,阡意為洞,則有考于侗語“天”的漢譯音,在侗語中“天”是“千”,石阡的得名,是以縣城東的五老山和五老山第一峰——龍山崖畔的“風鬼洞”。永樂十一年(1413)置石阡府,民國二年(1913)改石阡縣。1949年11月解放,建立縣人民政府,屬銅仁專區。
1996年,石阡縣轄7個鎮、11個鄉(其中9個民族鄉):湯山鎮、龍塘鎮、白沙鎮、本莊鎮、花橋鎮、五德鎮、中壩鎮、甘溪仡佬族侗族鄉、坪山仡佬族侗族鄉、國榮鄉、聚鳳仡佬族侗族鄉、河壩場鄉、龍井侗族仡佬族鄉、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楓香侗族仡佬族鄉、青陽苗族仡佬族侗族鄉、石固仡佬族侗族鄉、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縣政府駐湯山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阡縣總人口334508人,其中:湯山鎮45472人,本莊鎮37618人,白沙鎮22909人,龍塘鎮28705人,花橋鎮15144人,五德鎮15401人,中壩鎮15003人,河壩場鄉16686人,國榮鄉13286人,聚風仡佬族侗族鄉17292人,龍井仡佬族侗族鄉22880人,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15093人,楓香仡佬族侗族鄉8301人,青陽苗族仡佬族侗族鄉10823人,石固仡佬族侗族鄉12289人,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18092人,甘溪仡佬族侗族鄉12209人,坪山仡佬族侗族鄉7305人。
2003年末,石阡縣總人口38.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3.2萬人;非農業人口2.37萬人。轄7個鎮、11個鄉(其中9個民族鄉),301個村委會、5個社區居委會。
2007年末,石阡縣總面積2173平方千米,總人口39.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92萬人。轄7個鎮、11個鄉(其中9個民族鄉),87個行政村、5個社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石阡縣常住總人口304387人,其中:湯山鎮56972人,本莊鎮34497人,白沙鎮19354人,龍塘鎮24452人,花橋鎮12770人,五德鎮12796人,中壩鎮12010人,河壩場鄉13596人,國榮鄉10185人,聚鳳仡佬族侗族鄉15778人,龍井仡佬族侗族鄉20492人,大沙壩仡佬族侗族鄉13884人,楓香仡佬族侗族鄉6788人,青陽苗族仡佬族侗族鄉8916人,石固仡佬族侗族鄉10311人,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15245人,甘溪仡佬族侗族鄉9787人,坪山仡佬族侗族鄉6554人。2010年末,石阡縣常住人口30.45萬人。
2011年末,石阡縣面積217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27萬人;戶籍人口410233人,其中農業人口375230人,非農業人口35003人。轄7個鎮、11個鄉(其中9個民族鄉),9個社區、302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