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渝。市政府駐渝中區人民路232號。2010年末,全市轄19個市轄區、17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3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175個街道、587個鎮、238個鄉、14個民族鄉(合計1014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 涪陵區(荔枝街道) 渝中區(七星崗街道) 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
江北區(寸灘街道) 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 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 南岸區(南坪街道)
北碚區(北溫泉街道) 萬盛區(萬盛街道) 雙橋區(雙路鎮) 渝北區(雙鳳橋街道)
巴南區(龍州灣街道) 黔江區(城西街道) 長壽區(鳳城街道) 江津區(幾江街道)
合川區(南津街街道) 永川區(中山路街道) 南川區(東城街道)
綦江縣(古南街道) 潼南縣(桂林街道) 銅梁縣(巴川街道) 大足縣(棠香街道)
榮昌縣(昌元街道) 璧山縣(璧城街道) 梁平縣(梁山街道) 城口縣(葛城街道)
豐都縣(三合街道) 墊江縣(桂溪鎮) 武隆縣(巷口鎮) 忠縣(忠州鎮)
開縣(漢豐街道) 云陽縣(雙江街道) 奉節縣(永安鎮) 巫山縣(巫峽鎮)
巫溪縣(柏楊街道)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南賓鎮)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和鎮)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鎮)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漢葭鎮)
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10年3月1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渝北區調整雙鳳橋街道、木耳鎮、古路鎮的行政區域范圍,新設兩路街道、王家街道(渝府[2010]10號)。
2010年4月9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開縣撤銷趙家鎮,設立趙家街道;撤銷金峰鄉、大德鄉、白橋鄉、天和鄉、巫山鄉、譚家鄉,設立金峰鎮、大德鎮、白橋鎮、天和鎮、巫山鎮、譚家鎮(渝府[2010]25號)。
2010年4月9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0]26號)批復同意奉節縣將永安鎮白帝社區調整為白帝鎮管轄。
2010年5月27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璧山縣撤銷健龍鄉,設立健龍鎮(渝府[2010]44號)。
2010年6月23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0]64號)批復同意奉節縣撤銷安坪鄉、五馬鄉、新政鄉,設立安坪鎮、五馬鎮、青蓮鎮。
2010年9月20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忠縣將東溪鎮普樂村整體劃歸烏楊鎮管轄,將花橋鎮顯周村6組劃歸拔山鎮管轄,并入該鎮芋荷村,設置芋荷村10組(渝府[2010]87號)。
2010年10月12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云陽縣撤銷人和鎮、盤龍鎮,設立人和街道、盤龍街道(渝府[2010]94號)。
2010年11月3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九龍坡區石橋鋪街道渝州路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渝府[2010]101號)。
2010年11月18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璧山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丁家鎮、大路鎮,調整璧城街道、青杠街道行政區域范圍,新設立璧泉、來鳳、丁家、大路4個街道(渝府[2010]114號)。
2010年11月22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巫溪縣政府駐地由城廂鎮人民街88號遷至城廂鎮馬鎮壩廣場東路8號(渝府[2010]115號)。
2010年12月24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巫溪縣調整城廂鎮行政區域范圍,設立寧河街道、柏楊街道(渝府[2010]121號)。
2010年12月24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酉陽縣鐘多鎮更名為桃花源鎮;撤銷板溪鄉,設立板溪鎮;撤銷江豐鄉,并入龍潭鎮(渝府[2010]122號)。
2010年12月28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銅梁縣撤銷慶隆鄉、雙山鄉、小林鄉,分別設立慶隆鎮、雙山鎮、小林鎮(渝府[2010]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