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渝。市政府駐渝中區人民路232號。全市轄21個市轄區、13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3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合計1017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 涪陵區(荔枝街道) 渝中區(七星崗街道) 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
江北區(寸灘街道) 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 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 南岸區(天文街道)
北碚區(北溫泉街道) 綦江區(古南街道) 大足區(棠香街道) 渝北區(雙鳳橋街道)
巴南區(龍州灣街道) 黔江區(城西街道) 長壽區(鳳城街道) 江津區(幾江街道)
合川區(南津街街道) 永川區(中山路街道) 南川區(東城街道) 璧山區(璧城街道)
銅梁區(巴川街道)
潼南縣(桂林街道) 榮昌縣(昌元街道) 梁平縣(梁山街道) 城口縣(葛城街道)
豐都縣(三合街道) 墊江縣(桂陽街道) 武隆縣(巷口鎮) 忠縣(忠州街道)
開縣(漢豐街道) 云陽縣(雙江街道) 奉節縣(永安街道) 巫山縣(高唐街道)
巫溪縣(柏楊街道)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南賓鎮)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和街道)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漢葭街道)
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14年5月2日,《國務院關于同意重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4]58號):一、同意撤銷璧山縣,設立重慶市璧山區,以原璧山縣的行政區域為璧山區的行政區域,璧山區人民政府駐璧城街道解放路44號。二、同意撤銷銅梁縣,設立重慶市銅梁區,以原銅梁縣的行政區域為銅梁區的行政區域,銅梁區人民政府駐巴川街道龍都路50號。
◎2014年1月3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1號)批復同意九龍坡區調整石橋鋪街道行政區域范圍,增設二郎街道;調整華巖鎮、中梁山街道行政區域范圍。調整后,九龍坡區共轄19個鎮、街道,其中鎮11個、街道8個。
◎2014年4月30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25號)批復同意奉節縣撤銷永安鎮;調整白帝鎮、朱衣鎮行政區域范圍;設立夔門街道、魚復街道和永安街道。調整后,奉節縣轄3個街道、18個鎮、11個鄉。
◎2014年8月19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53號)批復同意墊江縣撤銷長龍鄉,設立長龍鎮;撤銷黃沙鄉,設立黃沙鎮。調整后,墊江縣共轄2個鄉、23個鎮。
◎2014年8月19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52號)批復同意城口縣撤銷東安鄉,設立東安鎮;撤銷咸宜鄉,設立咸宜鎮;撤銷高楠鄉,設立高楠鎮。調整后,城口縣共轄13個鄉、10個鎮、2個街道。
◎2014年9月11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58號)批復同意銅梁區撤銷蒲呂鎮,設立蒲呂街道。調整后,銅梁區共轄24個鎮、4個街道。
★2014年9月19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60號)同意梁平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梁山街道人民東路25號遷至梁山街道桂西路6號。
◎2014年9月25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61號)批復同意墊江縣撤銷桂溪鎮,設立桂陽街道、桂溪街道。
◎2014年10月30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73號)批復同意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撤銷桃花源鎮,設立桃花源街道、鐘多街道。
◎2014年11月25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80號)批復同意江津區調整幾江街道、德感街道行政區域范圍,將德感街道圣泉社區劃歸幾江街道管轄;調整四面山鎮行政區域范圍,將四面村、銀巖村、四面場社區劃出;調整柏林鎮行政區域范圍,將青堰村劃出;設立四屏鎮。
◎2014年11月25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81號)批復同意忠縣撤銷忠州鎮,調整新生鎮行政區域范圍,設立忠州街道、白公街道。
◎2014年12月30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91號)批復同意南川區撤銷木涼鄉,設立木涼鎮。調整后,南川區轄3個街道、17個鎮、14個鄉。
◎2014年12月30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14]92號)批復同意大足區撤銷雙路鎮、通橋鎮、智鳳鎮。設立雙路街道、通橋街道、智鳳街道。調整后,大足區轄6個街道、21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