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于省境南部,自治州西部。面積2463.8平方千米,人口37.4萬,有布依、苗、漢等民族,以布依族、苗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占57.4%。轄8鎮17鄉。縣政府駐和平鎮,距州府145千米。(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和平鎮 縣政府駐地。1950年建和平鎮。位于縣境西部,面積85.4平方千米,人口4.2萬。310、320國道縱橫鎮境。轄星光、雅羊、新合、大圍、高旺、滿壩、程番、龍洞、回龍、六坡、濫泥、洪番、電光、滿村、龍井、斗逢、長坡、水巖、高垃、齊心、大坡21個行政村。
蘆山鎮 元、明為蘆山長官司,1930年建盧山鎮,1952年改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5千米。面積91.5平方千米,人口2.1萬。平(寨)五(佑)公路過境。轄蘆山、洞口、羊馬、董戎、民族、麥旁、冗亞、水井坡、小石、洛號、灘繞、森羅、播繞、納橋、冗才、響水、雅羊、群中、格我、拉然、花魚、四明、河興、新華、魚灣25個行政村。
王佑鎮 1950年為王佑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8千米。面積69.8平方千米,人口1.0萬。平(寨)王(佑)公路達鎮。轄王佑、幸福、納任、昌明、冷水、翁松、平貢、三合、興義、過播、紅田11個行政村。
斷杉鎮 1946年稱杉林鎮,1950年更名斷杉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42千米。面積169.6平方千米,人口2.0萬。惠(水)羅(甸)公路、210國道過境。轄五星、八大、擺惹、合心、宜令、前鋒、翁子、甲寨、光榮、龍泉、店子邊、董朗、納角、滿貢、屯頭、尖坡、大坡、新場、平原、高橋、木新、甲墮22個行政村。
雅水鎮 1950年設雅水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9千米。面積121.9平方千米,人口1.6萬。馬(道)雅(水)公路通達。轄播甲、打白、擺珠、翁進、擺爐、場壩、播潭、響鈴、葡萄、道流、新莊、巖腳、洋泗、大龍、下興、牛角、播腳17個行政村。
擺金鎮 1930年稱開明鎮,1941年稱明浪鎮,1984年改擺金鎮。位于縣境中部偏北,距縣城24千米。面積121.4平方千米,人口2.1萬。320國道通過鎮中部,是縣城通往h都勻市、平塘縣的必經之地。轄馬道、擺架、街上、擺金、冗章、孔引、樓房、黎光、楊梅坡、蘇新、長寨、高寨、清水、邀賢、谷通、大華、金銀、甕孔、米新、砂木、捫擺、甲浪、屯腳、單耙、單陽、打鐵、朗平、擺本、冗階、水淹壩、小寨31個行政村。
三都鎮 1930年建三都鎮。位于縣境西部,漣江流貫全鎮,距縣城11千米。面積72.1平方千米,人口2.0萬。210國道公路過境。轄三都、新街、新苑、上街、平地、桐木、馬田、舊司、鳴鐘、聯合、金石、羨田、櫟木頭、龍崗、小苑、小龍、舊場17個行政村。
高鎮鎮 1953年建姚哨鄉,1985年改建高鎮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5千米。面積77.8平方千米,人口2.9萬。210國道(貴惠公路)過境,蒙江、漣江從境內通過。轄姚新、平寨、新民、長嶺、首創、漣江、交椅、滿告、高鎮、舊司、羅新、赤土、半坡、石頭、方圍、山后、長巖、蒙漣、水溪19個行政村。
長田鄉 1952年建長田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7千米。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1.0萬。210國道(貴惠公路)過境。轄長田、化高、櫟木、上黃、雙牙、莫楊、擺竹、橋洞、冗堡、吟河10個行政村。
大壩鄉 1941年建大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7千米。面積65.4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交通不便。轄冗族、光明、板長、批弓、大堡、龍灘、上龍、甲臘沖、金珠、興隆、小沙壩、三合、民合、云頂、綠化、楠橋16個行政村。
毛家苑鄉 1950年建崇學鄉,1991年改毛家苑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108.9平方千米,人口1.9萬。210國道過境。轄新門、傳新、新華、羅瓦、三七、龍家苑、龍洞、況家灣、高橋、中聯、安潭、輝油、巖上、努力、打舟、龍聯、董敖、三聯、所然、清水苑、弄苑、鹿馬、腰關、石頭關、石灰關、松查26個行政村。
大龍鄉 1952年建大龍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2千米。面積93.8平方千米,人口1.4萬。惠(水)長(順)公路過境。轄長征、排樓、干昌、熱敖、河邊、大興、冗然、山口、偏巖、野鹿、大坪、馬門、石門、大瓦、龍洞、巖腳、馬腳、民中、拉力、艾蘋20個行政村。
甲烈鄉 1930年稱擺王鄉,1941年改甲烈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1千米。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交通不便。轄甲烈、線星、新河、小壩、冷水、擺王、黃巖、冗哨、擺章、窯上、畢新11個行政村。
崗度鄉 1930年稱剛杜鄉,1950年改崗度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4千米。面積134.1平方千米,人口1.1萬。320國道橫穿鄉境。轄屯上、崗度、甲找、扁街、干腳、黃土、崗倒、高坡、掌弄、柏栗、井山、小河、盤龍、本底、上本底、石燒、擺若、董榜、擺羅、火洋、火鬧、翁弄、長地23個行政村。
寧旺鄉 1952年建寧旺鄉。位于縣境東部,面積151.2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交通不便。轄寧旺、大寨、高火、擺朗、擺壩、甲壤、祥擺、擺猛、擺榜、中坡、荒田、江龍、黃田13個行政村。
斗底鄉 1930年稱黨古鄉,1984年更名斗底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41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0.6萬。平(塘)擺(金)公路過境。轄上寨、下寨、新莊、掌滿、巖下、六寨、黨古、旁才、蠻繞、擺隴10個行政村。
擺榜鄉 1952年稱甲壩鄉,1984年分為上擺鄉和下擺鄉,1991年合建擺榜鄉。位于縣境東部邊緣,距縣城44千米。面積70.7平方千米,人口0.9萬。平(塘)擺(金)公路過境。轄舊連、甲壩、石板、龍壩、平寨、呆工、盤井、高寨、冗拱、新寨、同改、蠻河、長沖13個行政村。
鴨絨鄉 1952年建鴨絨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2千米。面積71.2平方千米,人口1.5萬。馬(道)雅(水)公路過境。轄干河、提同、司崗、卜所、花丁、興擺、大平、舊寨、鴨寨、上田、哨上、谷把、火石、毛栗、水沖、大地、竹子17個行政村。
太陽鄉 1953年建太陽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47千米。面積141.1平方千米,人口1.3萬。雅(水)羨(塘)鄉村公路過境。轄擺王、擺俄、石門、播哨、新寨、蠻莫、田壩、董照、陰橋、風坡、五星、崗金、和平、西牛、洞口、洛平16個行政村。
抵麻鄉 1953年稱牛場鄉,1984年改抵麻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4千米。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交通不便。轄洛汪、公朋、擺亞、園圍、大寨、洞房、地關、舊寨8個行政村。
甲戎鄉 1941年建甲戎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8千米。面積91.9平方千米,人口1.4萬。惠(水)羅(甸)公路過境。轄老寨、四方、龍上、翁金、高石墻、冗魚、枇杷、平九、甲戎、董谷、河壩、拉巖、青藤、吉安、路邊15個行政村。
抵季鄉 1952年建抵季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60千米。面積189.5平方千米,人口1.7萬。斷(杉)航(龍)公路過境。轄八高、田壩、花山、翁壘、平歪、上壩、翁霞、蠻納、雅洲、甲里、拉蠻、抵塘、長安、代新、西域、雙屯、茅草、翁沼、熊降、翁戎20個行政村。
羨塘鄉 1950年建羨塘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74千米。面積90.9平方千米,人口1.9萬。斷(杉)航(龍)公路過境。轄民用、雙合、三合、紅旗、拉力、永紅、甲鳳、播選、杉木、龍虎、小木井、新城、百洞、瑤山、三興、巫木、西混、汪洋、擺前、比納、落木、落浩、明綢、董平、橋邊、綢絹、納架、拉營28個行政村。景點有“燕子洞”。
長安鄉 1950年建長安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4千米,面積44.9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交通不便。轄長臘、拉冉、把兩、新華、打然、火塘、西茂、西南、合順9個行政村。
打引鄉 1950年建打引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6千米。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交通不便。轄場壩、團坡、齊心、民結、建華、和平、打場、打引寨、洗滾、董上10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