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Shěnjiā]位于區(qū)境中部,東經(jīng)126°45′、北緯45°61′,距老城區(qū)東北20千米。東鄰方臺鎮(zhèn),西連雙井鎮(zhèn)、長嶺鎮(zhèn),南接腰堡街道,北靠許堡鄉(xiāng)、康金街道。面積106平方千米,人口2.7萬余人。轄12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沈家村。境內(nèi)地勢南部平坦,北部略低洼。哈蘿公路從鎮(zhèn)南部穿過,濱北線鐵路從鎮(zhèn)北部經(jīng)過,設(shè)沈家車站。
【沿革】鎮(zhèn)名源于駐地村名,因最初立屯者姓沈,故稱沈家。清末屬東鄉(xiāng),河?xùn)|第一區(qū)。民國時屬方臺鄉(xiāng)(警察第三區(qū))。東北淪陷時期屬大方臺保,后設(shè)沈家村。解放后分屬方臺、許堡、雙井三區(qū),1956年3月設(shè)西沈、西南兩鄉(xiāng),1958年9月設(shè)東方紅公社。1960年初改為西沈公社,1981年9月改為沈家公社。1984年3月改為沈家鄉(xiāng),同年10月改為沈家鎮(zhèn)。1990年,轄境東鄰方臺鄉(xiāng),西靠長嶺鄉(xiāng),南接雙井、腰堡兩鄉(xiāng),北連許堡鄉(xiāng)、康金鎮(zhèn),面積106平方千米,鎮(zhèn)政府駐沈家村,轄16個行政村、23個自然屯,居民6121戶27221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25612人,漢族占94.7%。
1996年,面積105.2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大羅、郭堡、吉堡、西南、祁堡、北三家、文化、柳泉、福利、白堡、后孤房、致富、裴堡、羅斌、沈家、福昌16個行政村。2001年8月原16個行政村調(diào)整為12個。2003年末,全鎮(zhèn)面積108.56平方千米,轄沈家(沈家、白堡)、致富(致富、小西屯、前孤房、后孤房)、吉堡(吉堡)、郭堡(郭堡、東崗)、大羅(大羅、周大房子)、祁堡(祁堡、果樹園子、西南、西溝子)、北三家(北三家)、文化(文化)、柳泉(柳泉、王家井)、福利(福利)、羅斌(羅斌、福昌號)、裴堡(裴堡)12行政村(23個自然屯),居民7797戶28422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25939人。
【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230111104:~200 220吉卜村 ~201 220郭卜村 ~202 220大羅村 ~203 220北三家村 ~204 220文化村 ~205 220柳泉村 ~206 220福利村 ~207 220裴卜村 ~208 121沈家村 ~209 220致富村 ~210 220祁卜村 ~211 220羅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