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撤銷里崴鄉,并入勐大鎮。勐大鎮位于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西北部。面積869平方千米,人口4.10萬人(2006年)。轄勐統、平和、桂花甲、英德、文開、文來、文雷、南康、庫達、平掌、大井、文蒙、仰里、文況、那敦、新街、大山、平地、文卜、馬臺、白水、半坡、西山、文奪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勐統街。境內建有松山烈士紀念碑。
[郵編]666507 [2008年代碼]530825103:~201勐統村 ~202平和村 ~203桂花甲村 ~204英德村 ~205文開村 ~206文來村 ~207文雷村 ~208南康村 ~209庫達村 ~210平掌村 ~211大井村 ~212文蒙村 ~213仰里村 ~214文況村 ~215那敦村 ~216新街村 ~217大山村 ~218平地村 ~219文卜村 ~220馬臺村 ~221白水村 ~222半坡村 ~223西山村 ~224文奪村 [2006年代碼]530825103:~201勐統村 ~202平和村 ~203桂花甲村 ~204英德村 ~205文開村 ~206文來村 ~207文雷村 ~208南康村 ~209庫達村 ~210平掌村 ~211大井村 ~212文蒙村 ~213仰里村 ~214文況村 ~215那敦村 ~216新街村 ~217大山村 ~218平地村 ~219文卜村 ~220馬臺村 ~221白水村 ~222半坡村 ~223西山村 ~224文奪村
[原勐大鎮]位于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西部,東經100°39′-100°56′、北緯23°54′-24°08′。東與恩樂鎮和景東縣者后鄉交界,南與按板鎮接壤,西與振太鄉毗鄰,北與里崴鄉相連。面積522平方千米,是鎮沅第一大鎮。轄15個村,2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485人(約2004年末),主要有漢、彝、回、哈尼、傈傈等民族。鎮政府駐地勐統街,海拔1180米,距縣城57千米。 原屬景東縣。1958年1月劃歸鎮沅縣,為勐大區,同年改公社。1962年改區,1968年改公社,1984年復為區,1988年置鄉。1997年,面積522平方千米,人口2.76萬,鄉政府駐勐統街,轄勐統、文雷、平和、桂花甲、英德、文開、文來、南康、庫達、仰里、平掌、大井、文蒙、文況、那敦15個行政村。2001年撤鄉設鎮。
[原里崴鄉]位于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西北部,依偎無量山,瀕臨勐統河。北與勐大鎮相連,東與景東縣者后鄉、文井鎮接壤,西與景東縣永秀鄉毗鄰,南與景東縣景福鄉接邊。總面積347平方千米,轄9個行政村,131個村民小組,有3308戶、14020人(約2004年末),其中集鎮人口1250人。鄉政府駐地新街村,距縣城75千米。鄉境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白水村與景東縣接界的朝陽山2765米,最低海拔為文奪村河口1100米。 “里崴”源于傣語,“里”為好,“崴”為回頭,“里崴”意為回頭河的好地方。原屬景東縣,1958年1月劃歸鎮沅縣里崴區,同年改公社。1962年改區,1968年改公社,1984年復為區,1988年置鄉。1997年,面積347平方千米,人口1.5萬,鄉政府駐里崴街,轄新街、大山、文卜、半坡、西山、文奪、白水、馬臺、平地9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