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翠云區總面積4093平方千米,總人口25.45萬人。轄4個鎮、1個鄉、2個民族鄉;10個居委會、60個行政村。
思茅鎮 面積:195.49平方千米 人口:9.38萬人 郵編:665000 代碼:530802101 轄7個居委會、5個行政村:過街樓、通商南路、西園路、五一路、通商中路、滇運、北郊;三家村、箐門口、蓮花、平原、曼窩。鎮政府駐邊城東路12號。
清雍正七年(1729)于蠻絡坡設通判。1735年升設同知。民國2年(1913)思茅廢廳設縣,始設鎮。民國3年(1914)普洱道尹公署遷入思茅,民國15年(1926)又因避瘧疾回遷普洱。1935年改稱復興鎮,1951年改稱復興區,1955年思茅專區專員公署遷駐思茅,1956年復稱復興鎮,1968年改稱紅武鎮,1969年改為地區直轄思茅鎮,1976年又劃歸普洱縣復稱思茅鎮。1981年歸思茅縣,1993年歸思茅市。
南屏鎮 面積:504.91平方千米 人口:6.09萬人 郵編:665000 代碼:530802102 轄3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蘭花、倒生根、鳳凰路;曼連、三棵樁、整碗、曼歇壩、南島河、大開河。鎮政府駐小團山。
因南面玉屏山陡峭儼如屏障而得名。1949年前稱南屏鄉,同年改為區,1957年設鄉,1958年改普洱縣東風公社,1961年改為南屏區,1969年改公社,隸思茅鎮,1975年歸普洱縣轄。1981年歸思茅縣轄。1984年改為區,1988年設鄉,1997年設鎮。
倚象鎮 面積:1050.53平方千米 人口:4.58萬人 郵編:665001 代碼:530802103 轄16個行政村: 大寨、下寨、永慶、半坡、石膏箐、菠蘿、蚌弄、竜竜、魚塘、干海子、營盤山、平掌村、大地山、踏箐河、柏木河、納吉村。鎮政府駐郭家寨。
民國2年(1913)為思茅縣東區,民國16年(1928)改為第二區,民國20年(1931)改為倚象鄉,民國32年(1943)改為鄉。1950年改為區,1958年設鄉,1958年10月與復興鎮、南屏、普文、永慶鄉合并為東風公社,隸普洱縣,1961年設區,1969年改為南屏公社,1981年劃出南屏公社,改為大寨公社,1983年復名倚象公社,1984年改為區,1988年設鄉,?年撤鄉設鎮。
思茅港鎮 面積:683.93平方千米 人口:2.04萬人 郵編:665005 代碼:530802104 轄7個行政村:橄欖壩、那瀾、蓮花塘、涼水箐、茨竹林、彎手寨、大車樹。鎮政府駐橄欖壩。
因國家級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思茅港而得名。明、清稱四角地屬六順土司地。民國2年(1913)屬第八行政區,民國16年(1927)為六順縣轄,稱竹林鄉。1949年改為第二區,1953年合并為思茅縣竹林區,1958年與翠云區并為普洱縣上游公社,1961年改分為竹林區,1969年改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撤區設鄉(原轄鄉改為行政村),1993年置竹林彝族傣族佤族鄉,1997年設竹林鎮,?年更名為思茅港鎮。
云仙彝族鄉 面積:667.48平方千米 人口:1.16萬人 郵編:665003 代碼:530802202 轄12個行政村:罵木、挖令、大石頭、曼東山、壩塘、大箐、黃竹林、團山、桃子樹、大地、干壩、蘆山。鄉政府駐黃竹林。
云仙因境內蘆山頂有一仙人洞而得名。清代屬六順土司地。民國年間為六順縣云仙鄉。1949年為六順縣第六區;1953年為思茅縣云仙區;1957年改為云仙鄉;1958年與震東合并為躍進公社,1961年恢復云仙區,1969年為云仙公社;1981年12月后為思茅縣云仙公社;1984年改云仙區,1988年設云仙鄉,1993年改為云仙彝族鄉。原震東鄉清代為六順土司地。民國2年(1913)為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8區,民國16年(1927)為六順縣震東鄉。1949年為四區,1953年為思茅縣震東區,1957年改為鄉,1958年與云仙合并為躍進公社,1961年改區,1969年改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設鄉。2006年,撤銷云仙彝族鄉和震東鄉,設立新的云仙彝族鄉。
六順鄉 面積:524.33平方千米 人口:1.19萬人 郵編:665004 代碼:530802203 轄8個行政村:官房、高筧槽、南邦河、炮掌山、團結、那棵落、嘎里、竹山河。鄉政府駐田房寨。
六順又名小蘆山。南宋時屬威遠瞼領羅陀部。元屬元江路。明屬車里宣慰司勐拉地。清雍正7年(1729)屬普洱府,雍正13年屬思茅廳六順土司地。民國元年(1912)為普思行政總局第8分局,民國16年(1927)改設蘆山縣,次年(1928)改為六順縣。1950年全縣劃為5個區,1953年整糯區劃歸西雙版納州,同年撤銷六順縣并入思茅縣為翠云區,1957年改鄉,1958年與竹林并為普洱縣上游公社,1967年恢復翠云區,1969年改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設翠云鄉。2004年,翠云鄉更名為六順鄉。
龍潭彝族傣族鄉 面積:306.97平方千米 人口:1.01萬人 郵編:665004 代碼:530802204 轄6個行政村:龍潭、老魯寨、平掌寨、黃草壩、麻栗坪、大沙壩。鄉政府駐龍潭。
因地下暗河從山腳涌出,形成天然湖泊(龍潭湖)而得名。民國年間屬六順縣官房鎮。1950年為翠云區龍潭鄉,1953年劃歸思茅縣,1961年改為公社;1969年并三尖山為翠云公社龍潭大隊,1984年改為翠云區龍潭傣族鄉;1988年12月,從翠云區劃出4個鄉(村)和竹林區老魯寨鄉(村)成立龍潭鄉;1993年改為龍潭彝族傣族鄉。
曼昔農場
思茅農場
** 以上名錄、面積、人口根據《云南行政區劃簡冊2006》;代碼根據《2006云南行政區劃代碼》;沿革根據《中國政區大典》(部分根據其他資料加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