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地區轄縣。位于省境東北部,地區東北部,東與湖南省為鄰,北與四川省接壤。面積2861.2平方千米,人口26.2萬,有苗、漢、土家等民族,以苗族為多,少數民族人口占40.9%。轄13鎮15鄉。縣政府駐蓼皋鎮,距銅仁市區89千米。(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蓼皋鎮 縣政府駐地。1932年建蓼皋鎮。面積108.8平方千米,人口3.9萬。松江河自南向北流徑鎮境。轄南門、麻陽街、吊井灣、楊芳路、教場壩、徐家坳7個居委會和吊井、馬田龍、南門、平塊、水塘5個行政村。名勝古跡有云落屯公園、懸棺葬、觀音閣。
盤信鎮 民國時期為三寶鄉,1949年設盤信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2千米,面積141.3平方千米,人口2.6萬。銅松公路過境。轄盤信居委會和盤信、大告、麥地、老木坨、團寨、老屋、鹽廠、柳浦、六臺、馬臺、小隆、滿家、高山、干溪、團結、子云、楊柳、茶山、六塘、大灣、茶園、安塘、新場、三寶營、長坪、馬路沖、后寨、上潮28個行政村。
孟溪鎮 1952年設孟溪鄉,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5千米。面積140.9平方千米,人口2.6萬。松印公路過境。轄孟溪居委會和孟溪、寨院、寨陽、安山、坪南、銅錢山、干壩溝、矮屯、太平山、寨干、凱塘、木耳、桃子坪、蛤蟆塘、河口、芭茅坪、下坪、青石溪、和尚坪、紅巖寨、油蓬、老屋場、頭斤、白泥凼24個行政村。古跡有六方碑、水月奄、朝陽寺、烏羅土司衙門遺址。
大坪場鎮 1952年分設大坪、龍頭兩鄉,1984年建大坪場鎮。松錢公路過境。轄大坪場居委會和大坪場、坳田、長里、龍頭、臘巖、后山、黃泥洞、甘泉彎、白臘沖、水沖、鎮江、后屯、地耶河、月城、尖巖、燈塔、干串、巖牛18個行政村。
普覺鎮 1932年建普覺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45千米。面積103.8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普覺居委會和普覺、甘佃、干背河、西門坎、貓貓屯、真武堡、水銀、大元、梁洪、真旗屯、道塘、棉花山、園梗腳、東門、姜家洞、岑塘、半坡、候溪屯、尖山、三口坳、高坎21個行政村。
寨英鎮 1932年設寨英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61千米。面積195.7平方千米,人口3.0萬,轄寨英、鄧堡2個居委會和寨英、舉賢、羅家、吳家、黑沖、王家坪、凱牌、岑鼓坡、大塘坡、落滿、興家莊、半溝、茶子灣、排木林、上寨、鄧堡、黎堡、大水溝、寨轉、焦溪、李家莊、野溪、水源頭、陽雀24個行政村。
大興鎮 民國年間設大興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65千米。面積98.4平方千米,人口1.6萬。銅松公路過境。轄大興居委會和大興、星光、白巖、河界營、婆洞、巖拉、中茶、高巖、銀巖9個行政村。
牛郎鎮 1952年設牛郎、中寨2鄉,1984年建牛郎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88千米。面積99.4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牛郎居委會和牛郎、大鵬溪、桂陽溪、四茶園、關門洞、格老溪、凱保、紅衛、中寨、木寨、黃臘溪、矮紅、大沙河、松江、岑朵15個行政村。
迓駕鎮 1952年設迓駕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2千米。面積69.5平方千米,人口1.8萬。319國道過境。轄迓駕居委會和迓駕、馬安、冷水、石里、青山坪、壩德、石頭、碗森、達車、龍里、牛角、張壩、新寨、柳桐、岑洞、洞口16個行政村。
長興堡[pu]鎮 1950年設長興鄉,1984年建鎮,1992年更名長興堡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9千米。面積72.1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長興堡居委會和長興、榔木、桃坪、鳳花、天塘山、花保、巖柯、白底、里屋、麻塘、五里、施把、寨云、白果、小地、楊柳塘、中壩、壩路、白竹、大花、三八、大地、燈陽、大坪24個行政村。
甘龍鎮 1950年設甘龍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00千米。面積118.1平方千米,人口2.8萬。326國道過境,甘石公路、甘麻公路通達。轄甘龍居委會和甘龍、老木樹、土墩、麻兔、友杠、白泥、石板、鷹莊、渾泉、田壩、坪上、麻陽、壩木、張家灣、平會、貓山、大樹灣、官墳、大面、寨地20個行政村。
烏羅鎮 1984年建烏羅鎮。位于縣境西部梵凈山麓,距縣城75千米。面積200.3平方千米,人口2.3萬。松印公路過境。轄烏羅居委會和前進、峰巖、岑司、豐勇、半坡臺、毛溪、寨安、團龍、新民、黔龍、黔興、中利、巖口、小河、石塘、中場、冷家壩17個行政村。
盤石鎮 1949年時設盤石鄉,1992年改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0千米。面積120.9平方千米,人口1.6萬。銅松、吉松公路在鎮境相交。轄盤石居委會和盤石、黃連、務乖、桃谷坪、仁廣、禾梨坪、響水洞、臭腦、粑粑、十八箭、當造、芭茅、過州、布妹、四龍山、觀現、代董、水源、大坪土、大鉛廠20個行政村。
長坪鄉 民國時為長坪鄉,1984年改務旮鄉,1992年復改長坪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75.8平方千米,人口1.2萬。銅松公路過境。轄盤報、康金、黎明、塘寨、干沙、地甲、董汝、羅牛、地卡、麻州、構皮、興隆、下棚13個行政村。境內有架枧水庫。
大路鄉 1984年建大路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5千米。面積71.2平方千米,人口2.6萬。松印、孟(溪)秀(山)公路過境。轄大路、和平、營盤、桂芽、高車、寨冠、大溪、瓦廠壩、后洞、田壩子、平江、矮堡、板栗坪、沿田、耿溪、大灣溝16個行政村。
妙隘鄉 1984年建妙隘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5千米,西部與四川省秀山縣蘭橋鄉交界。面積62.7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石大、濫田、大店、楓香、平皋、黃木坳、半邊山、大土、新莊、新屯、寨石、大溝、塘坳、界牌、矮寨、巖門、龍家堡、長灘18個行政村。
冷水溪鄉 1952年設冷水鄉,1992年改冷水溪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57千米。面積146.2平方千米,人口2.2萬。松印公路過境。轄雙龍、羅袍、牛塘、陸家壩、木江河、紅星、石門坎、道坨、通塔坪、趙家溝、黑水、三腳坡、三陽、木村溪、桐子坪、齊心壩、陶家溝17個行政村。
石梁鄉 1984年建石梁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92千米。與四川省秀山縣接壤。面積82.4平方千米,人口1.3萬。新石、紅石公路過境。轄勝利、大河、兩岔河、革善、紅石、凱梭、白鳥、簡家溝9個行政村。1934年紅軍長征時,賀龍、肖克將軍領導的二、六軍團在石梁會師。
永安鄉 1952年設永安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11千米。面積84.4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永安、落心董、鳴坷、木盆、遼木、五官、團堡、茶園溝、沙堡、三岔溪、地茶11個行政村。
瓦溪鄉 1952年設和平鄉,1984年改瓦溪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22千米。面積112.3平方千米,人口1.0萬。326國道過境。轄瓦溪、田寨壩、巖桑壩、爐坪、十字、薅枝、地穩、小溝、下午郎9個行政村。
黃板鄉 1950年設黃板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3千米。面積118.1平方千米,人口2.5萬。玉秀公路過境。轄黃板居委會和黃板、自川、納沖、卡落、當擺、大寨、天心坡、大門洞、瓦廠、高坪、小灣、妙灣、石寶溪、格黨、大田、炮木、散水、上棚、彭宗、前豐、龍硐、崢峴、青峰、大坳、金龍溝、鹽井、鳳凰、茶園坳28個行政村。
木樹鄉 1952建木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1千米。面積78.6平方千米,人口1.7萬。1985年建成虎渡口大橋。轄木樹居委會和木樹、虎渡、治烏、潮水、盆缸、美意、向家、木池、沖頭、龍塘、大屋、梅子、滿地、小木、楊家、義易、獨科、濫泥、上石花、克麻、河邊、羊六22個行政村。
九江鄉 1952年建九江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2千米,面積54.9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大沙坪、小桂寅、大桂寅、莫子叫、地安、貓貓巖、炮里、興隆、毛堰、永和、小沙坪、臘溝、楊柳井13個行政村。
正大鄉 1936年建正大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0千米,面積114.4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喇叭塘居委會和正光、邊墻、長征、聚寶、官舟、新橋、盤塘、包家、獨樹、薅菜、地容、水竹、喇叭、空桐、地所、當領、多勞、麻洞、清水、塘邊20個行政村。
沙壩鄉 1984年建沙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11千米。面積64.5平方千米,人口1.0萬,轄沙壩、界牌、桐木、天星、涼風坳、王家普、半河、泡木、紅沙溪9個行政村。
平頭鄉 1984年建平頭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2千米,面積110.4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平頭司、連塘、柑子園、下馬巖、平土、老寨、岑字、平大、螞蝗、岑洞壩、興隆塘、石峴、大窯溪、白巖塘、久安、酉溪、金龍、冷水溪、楓香坪19個行政村。
大平營鄉 民國期間設太平鄉,1984年更名太平營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2千米。面積70.7平方千米,人口2.0萬。松印公路過境。轄太平、石榴溪、古莊坪、老寨、土屯、濫橋、白果樹、紅巖、觀音巖、石馬、坪干、芭蕉坪、隘門、上堡、下堡、巴羅田、三合溪17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