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鎮位于大竹縣東部,銅缽河中上游,東徑107°26′、北緯30°40′。北與白壩鄉相鄰,西與雙溪鄉相連,東與重慶市梁平縣七星鎮接壤,南與重慶市碧山鎮相結。屬淺丘地帶,平均海拔460米。玉鱗河、觀(音)文(星)、觀(音)雙(溪)、觀(音)七(星)公路過境。景點有佛立山、金花寨、大寨坪、王家渡、長虹渡槽等。
全鄉面積47平方千米?側丝7635戶、27447人,流動人口近6000人,其中農民7238戶、25254人,常住居民2151人,常年外出務工6161人。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04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觀音橋文化街43號,距縣城26(直線)/57(公路里程)千米。
【沿革】清乾隆年間建觀音場,咸豐年間(1851-1861)改稱觀音橋。歷來為區公所駐地。1953年析觀音鄉設柏樹鄉,1955年合并為觀音鄉。1958年改觀音公社,1966年9月改為立新公社,1973年3月恢復觀音之名。1962年析設柏樹公社,1981年更名為羅城公社。1984年改觀音鄉、羅城鄉。
1996年,觀音鄉面積26.9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友誼、朝印、大板、山拱、青杠、河石、高房、興安坡、雁兒、金花寨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羅城鄉面積20.6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勵學、肇利、小羅、雙河口、賈角山、楊柳、小河、迎新、團園9個行政村。2000年6月,觀音撤鄉建鎮。2004年2月,撤銷羅城鄉,并入觀音鎮。
【郵編】635112【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11724109:
~001 121社區
~200 122友誼村
~201 122朝印村
~202 220大板村
~203 220青杠村
~204 220河石村
~205 220肇利村
~206 220雙河村
~207 220賈角山村
~208 220小河村
~209 220迎新村
~210 220團圓村
~211 220高房村
~212 220雁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