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地區轄縣。位于省境北部。轄4鎮18鄉。面積2027平方千米,人口15萬,縣政府駐城關鎮。(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1997年左右資料)
城關鎮 縣政府駐地。1958年屬火星公社,1961年設置城關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中西部,汾河東岸。面積51.7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忻磧、太寧公路過境。轄北門、西關、東關、儒林街、東崖村、牛家會、新會、常堯溝、三里店、青茶巖、狍子坡、杜家溝、沙會、趙王城、馬家溝、貫峪、城莊、楊家山、魏家坪、孟家窳、水峪21個行政村。景點有天柱山風景旅游區。
杜家村鎮 1956年設杜家村鄉,1958年屬美滿公社,1961年析置杜家村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2.5千米。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忻保、城杜公路過境。轄杜家村、任家村、史家溝、曲峪村、井溝、石寨子、前文明、中文明、后文明、西窯、莊車坪、高家村、蘇家堡、昆侖灘、李家灣、磨管峪、舍科、七家坪、魚脊嶺、上村20個行政村。
康家會鎮 1956年設康家會鄉,1958年屬衛星公社,1961年析置康家會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8.6千米。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忻磧公路過境。轄康家會、炭窯溝、新開嶺、石壑子、南莊、尚書會、固鎮、圪洞道、硯灣、東里上、鋪上、帥家巖、瓦窯坡、沙溝、南灣、木要、懸鐘、里灣、青龍莊、柳林、前曲卜、后曲卜、劉西、要子溝、石河、莊上、圪臺坪27個行政村。
豐潤鎮 1956年設豐潤鄉,1958年屬火簡明公社,1961年析置豐潤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1.5千米。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太寧公路過境。轄豐潤、李家會、慶魯、南梁上、巖子、前潤子、青家洼、高家舍、蘇坊、河西、白草、黑土巖、灣子13個行政村。
堂兒上鄉 1956年設堂兒上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建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7千米。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忻保公路過境。轄堂兒上、東窯村、街棚村、呂呂溝、拖水渠、王明灘、磨盤溝、大德溝、大端地、漢溝村、鳳臺尾、小德溝、松元溝、刁虎溝、對子溝、一面坡、石照村、黃土板、北溝、梅洞溝20個行政村。
刁兒溝鄉 1961年設刁兒溝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2千米。面積45.4平方千米,人口0.3萬,轄刁兒溝、火石溝、陽坡塔、小漢溝、炭窯積、黑土塔、中莊溝、大漢溝、蘆草溝、青羊韋、泥河嶺、康家圪洞、五槍13個行政村。
中莊鄉 1956年設中莊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建鄉。位于縣境中部偏北,距縣城16.5千米。面積74.3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城杜公路過境。轄中莊、寨上、堡子灣、盆子水、白道底、長坪、向陽坡、六谷洼、史家嶺、盆家巖、周家溝底、西溝底、南莊梁、新莊子、段家溝底、北騾子、石嘴頭、王村、樊家村、紅崖上20個行政村。
泉莊鄉 1956年設泉莊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2千米。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泉莊、安子坪、岔口、程子坪、元洛、安子上、石棧、崔家溝、李家莊、趙家溝、劉家莊、東莊、斗康、元洛寺14個行政村。
雙路鄉 1956年設雙路鄉,1961年改雙路公社,1984年復建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7千米。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懸石公路過境。轄雙路、下雙路、南溝、土溝、狼兒溝、馬家灣、張旗村、蘭家山、北硯灣、神家村、黃家溝、干連溝、南黃韋、北黃韋14個行政村。
岔上鄉 1956年設岔上鄉,1961年更名岔上公社,1984年復設岔上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7千米。面積56.3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岔上、石門子、四方溝、梁家村、小溝灘、硯子村、段家村7個行政村。
辛村鄉 1956年設辛村鄉,1961年更名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9.5千米。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辛村、馬尾溝、柴水、駙馬灘、王莊溝、石茄溝、馬圈灘、張家莊、奧偏梁、柴水巖、管進、李家溝、段家巖、青龍山、化林灣、北湖莊、窯兒坪、橋兒溝、老坡地、東馬坊、腰莊、家家山22個行政村。
馬坊鎮鄉 1956年設西馬坊鄉,1961年建公社,1983年改馬坊鎮公社,1984年建鄉。位建鄉。位于境西部,距縣城16千米。面積65.7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馬坊鎮村、西鋪、雙村、任家溝、前長安、后長安、站上、后村、后板岔、寺莊10個行政村。
王村鄉 1956年設王村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6.5千米。面積93.6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王村、善應、洞子頭、三山、扶興會、圪塔村、雙后、界橋、犁園頭、牛欄、上村、崖頭溝、下村、上高崖、下高崖、后里、上道宏、下道宏、羊兒嶺、西賀、水草會、龍科、南湖莊23個行政村。
西坡崖鄉 1972年設西坡崖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西部,汾河西岸。距縣城2千米。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太寧、忻磧公路過境。轄西坡崖、西崖底、上店、黃金山、窯會、小溝口、石嘴子、宋家村、西河溝、風溝、王端莊、西大樹、曹家巖、白家溝、魚崖底、楊家崖、下店17個行政村。
步六社鄉 1961年為步六社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2千米。面積55.7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步六社、石家溝、高家里、西里上、曹家溝、火煉洼、泊水、徐家溝、孫家里、紅洼、劉莊頭、南河、窯兒上13個行政村。
擇善鄉 1956年設擇善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0千米。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擇善、北賀、圪洞巖、袁家舍、蔥旺、后潤子、石家巖、羊兒莊、任家賀、曬莊、山底、支家莊、溫家坪、張讓莊、大山頭、紅溝巖、段家梁、山嘴巖、胡家莊、高峰嶺20個行政村。
神峪溝鄉 1972年屬張貴村公社,1983年析置神峪溝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中南部,汾河東岸。距縣城6.5千米。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太寧公路過境。轄神峪溝、張貴村、東大樹、韓家會、新家堡、杜家莊、木樹頭、佛堂山、前條子、羊巖、后條子、富嘴、張巨、水洞莊14個行政村。
娘子神鄉 1961年設娘子神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7.5千米。面積164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忻磧公路過境。轄娘子神、安慶、喬家溝、新店、布袋溝、李家巖、黑漢溝、曹峪、廟溝、安子梁、楊家溝、三家莊、偏梁、牛泥村、南社、南窯、寨溝、柳科府、利潤、長江、三浪、趙黃、西會、劉家村、西峪溝25個行政村。
娑婆鄉 1956年設娑婆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0千米。面積165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懸石公路過境。轄娑婆、大神溝、于坪子、邀湖、石城、橋門、西溝、興旺莊、官地、李貨郎溝、橫泉、南石洼、大會、長灣、桿林溝、松家泉、漫巖、寬灘、堡子會、長棱角、東硯灣、上羊寨、向陽寨、麥王、會子灣、千家峪、胡乃溝、南柁桿28個行政村。
赤泥洼鄉 1956年設赤泥洼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析置赤泥洼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0千米。面積195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赤泥洼、上雙井、下雙井、松溝、公松溝、羊丈、桃府、造軍村、巖頭、寧家舍、麻地家、土岑、范家洼、下馬城、天洼坪、上牛莊、下牛莊、造軍、羊圈坪、家條嶺、前井子溝、邢家山、天洼、橫山村24個行政村。
龍家莊鄉 1961年設龍家莊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4千米。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0.2萬,轄龍家莊、任家莊、沙灘、安家莊、土地堂、送返、昔湖洋7個行政村。
段家寨鄉 1961年設段家寨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1.5千米。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段家寨、永安鎮、木瓜山、蒼峪溝、鬧林溝、賀豐、五家莊、楊梁上、張灣、溝口、東鎮11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