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于省境中部,自治州中部。面積1630.8平方千米,人口25.6萬,有布依、苗、漢、水等民族,以布依族、苗族為多,少數民族人口占48.2%。轄8鎮11鄉?h政府駐城關鎮,距州府96千米,距省會貴陽市80千米。(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城關鎮 縣政府駐地。明置新添守御千戶所、新添衛,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始為貴定縣治。1932年置熙春、武陽、慶豐、肅遠4鎮,1941年置慶熙鎮,1955年更名城關鎮。位于縣境中北部。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4.5萬。黔桂、湘黔鐵路過境,還有湘黔、黔桂公路過境。轄劉家山、王大壩、桃花、銅寶、荷花、城西、高坡、平寨、城東、城北、城南11個行政村和中山東路、中山西路、解放南路、解放北部、平等南路、平等北路、大同路、新橋路、關外街、縣機關、貴定煙廠、州農科所、水泥廠、貴定礦、貴定少管所15個居委會。名勝古跡有南山寺、聞江寺、金山寺、阿銅阿寶墳、汪枉元墳、潘三王府遺址。
盤江鎮 1955年設盤江鄉,1983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1.6萬。湘黔、黔桂鐵路和黔桂、湘黔公路并行過境。轄清江、紅旗、音寨、春風、平堡、清定橋、龍潭、司撲、同心、麥董10個行政村和新街、3535廠、3601廠、3326廠、第八職工醫院5個居委會。名勝古跡有牟珠洞、甕城橋等。
沿山鎮 1932年建沿山鎮。位于縣境西部。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1.9萬。321國道過境。轄沿山、尤溪、鋪頭、仙山、星光、春光、永光、楓香、新星、平寨、潘家坡、水清、高峰、底至、長寨、豐富16個行政村和沿山居委會。
舊治鎮 宋稱麥新城,元置新添葛蠻安撫司,明為貴定縣治,1932年建舊治鎮。位于縣境中南部,距縣城38千米。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新閣、大橋、安全、猛壤、太陽莊、甲壤、桐蕩、馬家洞、把虎、流佳莊、黃土坎、坤主王、富樂13個行政村。古跡有報恩橋、舊治大橋。
昌明鎮 1952年建昌明鎮。位于縣境中南部,距縣城42千米,面積146平方千米,人口1.7萬。321、320國道在此交會。轄五百戶、四百戶、忙頂、的樂、谷蝦、凌武、火炬、新光、小范坪、小虎、壩上、王寨、拉襖、小格野、灣寨、高坡16個行政村和昌明居委會。
平伐鎮 元置平伐長官司,1932年建平伐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63千米。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1.5萬。320國道過鎮。轄新東、新西、民主、龍井、營口、高寨、東星、坪隆、云霧、仰望、江比、水紋、楊雄、興隆、把關、塘滿、燕子巖17個行政村和平伐居委會。古跡有清道光年間修建的壽福寺。
德新鎮 1951年設德新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8千米。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1.2萬。貴(定)龍(昌)公路過境。轄新民、沙壩、白楊坪、德新、牛寶、豐收、風景、新坪8個行政村和德新居委會。古跡有明代蓮花寺、和尚墳群、清代牛寶寨抗碑、丁糧定章碑、新場契約碑等。
新巴鎮 1953年設新巴鄉,1994年建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5千米。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幸福、尖坡、石頭、谷兵、甲底、大土、花金、黃土、新華、坪江、重陽、樂邦、毛栗13個行政村。
定東鄉 1955年建高山、裕民、龍田3鄉,1984年合建定東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0千米。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0.7萬。湘黔公路和湘黔、黔桂鐵路過境。轄裕民、高原、農莊、雙河、竹坪、綠芒6個行政村。
定南鄉 1953年設巫仰、竹坪、定南、樂芒4鄉,1984年合建定南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5千米。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1.3萬。貴(定)昌(明)公路過境。轄樂茫、小河、鳳凰、巫仰、草苗、古坪、勝利、樂通、良田、偏巖、龍場、虎場12個行政村。
巖下鄉 1953年建巖下鄉。位于縣境南部。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0.6萬。321國道過境。轄場壩、谷堤、田壩、馬踏屯、鐵鎖巖、栗山、擺洗7個行政村。鄉內斗蓬山有原始森林,黔南州列為自然保護區。
猴場堡鄉 1932年建永和鄉,1953年改猴場堡鄉。位于縣境南部偏西,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0.7萬。320國道過境。轄堡子、擺龍、紅光、木馬、龍河、扁左6個行政村。
鐵廠鄉 1942年建沙沖鄉,1953年改鐵廠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59千米。面積115平方千米,人口0.8萬。321國道過境。轄鐵廠、猴場、拉東、崗坪、土院、擺左、谷嶺、擺哈、擺城、聯豐10個行政村。古跡有把朗橋和把朗墳。
都六鄉 1942年建都六鄉。位于縣境中部。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1萬。貴(定)昌(明)公路過境。轄中王、新場、半坡、谷栗、大寨、小寨、金星、新田、刮蠟、擺港10個行政村。古跡有清咸豐四年建成的仁壽橋。
落北河鄉 1953年設落北河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6千米。面積145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長江、新江、長征、中心、復興、馬場河、大坪、龍尾田、團結、干河、新沿、新戶、高潮、和平、新陽、平陽、上巖17個行政村。古跡有落尾掌渡口碑。
新鋪鄉 1953年建新鋪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0.5千米。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1.7萬。貴(定)龍(昌)公路過境。轄新鋪、坤坪、高坪、前進、四寨、谷撒、大新、一碗井、曉豐、蓮花、光明、光景、先鋒13個行政村。
抱管鄉 1953年建抱管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56千米。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0.7萬。320國道過境。轄抱管、栗木、小普、苦竹、甲二5個行政村。
鞏固鄉 1942年建民化鄉,1953年改鞏固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3千米。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1萬。交通不便。轄鞏固、司頭、大麥地、龍山、楊柳、光輝、石板、大灣、邊沿、森山、蠟利、巖腳12個行政村。古跡有清同治三年建的龍山營、石城門、三座石碑坊。
窯上鄉 1932年建九鼎鄉,1953年改建窯上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75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交通不便。轄窯上、關口、茶山、廠邊、大塘5個行政村。建有煤礦。有苗族洞葬墓,是研究古代苗族葬俗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