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廣水市轄鎮。位于市境西北部,東經113°31′-113°42′,北緯31°41′-31°54′。東鄰關廟鎮,南接馬坪鎮、淅河鎮,西連萬店鎮接壤,北依吳店鎮、郝店鎮。東西相距15千米,南北相距25千米,總面積2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973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3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余店村雙園路,距廣水市區公路里程31千米,距隨州市區公路里程32千米。應山至馬坪公路過境。
【沿革】鎮因駐地余家店而得名。建鎮于清康熙年間,時為惠化鄉。同治年間分為余家會、河清會、宋家會。民國時設區鄉,1928年屬應山縣西四區,1931年屬第四區,1942年分為宋家鄉、余界鄉、徐家鄉。1947年劃為正義鄉,1948年稱余店鄉。1949年設立余店區,下轄合作、三清、白鶴、金盤、橫山、仁和、青龍、馬安、黑河、界河、石門、森林、徐店、關寨、興隆、九里、分水、蓮花、天子、鐵城、古井、大山等22個鄉。1953年改余店區為應山縣八區。1955年以上鄉分別合并為馬安、合作、界河、徐店、興隆、天子、關廟第7個鄉。1958年改余店區為七一公社。1961年恢復余店區(1966年改為七一區,1968年改余店區),下轄7個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分設余店、興隆、關廟3個公社,下轄合作、馬安、界河、興隆、徐店5個管理區。1984年設區建鄉,余店區下轄西余店鎮(原合作管理區)和界河、興隆、徐店、馬安四鄉。1987年撤區建鄉,分為余店鎮(下轄合作、馬安、界河三個管理區)、興隆鄉(下轄徐店、興隆兩個管理區)。1995年3月,由合作管理區分出余店管理區。
1996年,余店鎮面積130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轄菜園、金盤、白鶴、雙樓、墩子、銀珠、西橫山、金莊、王家沖、盧畈、古井、古城、鄧畈、徐園、唐寨、黃土包、九嶺、張陳塆、深沖、小山坳、蘇氏祠、長河、大坡嶺、涼水溝、張家橋、封江、橫沖、界河、宋家嶺、易家溝、回龍、森林32個行政村和界河1個居委會;興隆鄉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姜嶺、分水、李園、豹嶺、楊畈、興隆、棗林、盧廟、西九里、林寨、新廟嶺、檀樹崗、東岳廟、段河、關寨、楊榨、楊嶺、盧河、徐家店、新塆20個行政村和興隆居委會。>2002年12月撤銷各管理區。2004年,余店鎮面積130平方千米,人口40332人,鎮政府駐余店,轄余店、紅光、唐寨、竹林、白雀、金盤、英姿寨、銀珠、雙樓、橫山、古城、墩子、九嶺山、青龍、雙河、朝陽、馬安、張氏祠、界河、豐林、楊嶺、五一22個行政村;興隆鄉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26853人,鄉政府駐興隆,轄分水、李園、豹嶺、興隆、棗林、盧廟、先覺廟、九里、林寨、徐店、東方、段河、關寨、楊嶺、蘆河、新灣17個行政村。
2005年4月,撤銷興隆鄉,并入余店鎮,鎮政府駐余店,轄余店1個居委會和興隆、紅光、唐寨、竹林、白雀、金盤、英姿寨、銀珠、雙樓、橫山、古城、墩子、九嶺山、青龍、雙河、朝陽、馬安、張氏祠、界河、豐林、楊嶺、五一、分水、李園、豹嶺、興隆、棗林、盧廟、先覺廟、九里、林寨、徐店、東方、段河、關寨、楊嶺、蘆河、新灣38個行政村。余店片轄余店、金盤、盧畈、白雀、王家沖、唐寨6個村;馬安片轄雙河、青龍、馬安、九嶺山、小山坳5個村;界河片轄宋家嶺、張氏祠、界河、五一、豐林5個村;合作片轄銀珠、橫山、雙樓、墩子、古城、英姿寨6個村;興隆片轄分水、李園、棗林、豹子嶺、興隆街、興隆、蘆廟、九里、林寨9個村;徐店片轄新灣、段河、徐店、盧河、關寨、東方、楊嶺、先覺廟8個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381106:~001 121余店社區 ~201 122唐寨村 ~202 220白雀村 ~203 220金盤村 ~204 220盧畈村 ~205 122王家沖村 ~206 220銀珠村 ~207 220橫山村 ~208 122墩子村 ~209 220古城村 ~210 220雙樓村 ~211 220英姿寨村 ~212 220雙河村 ~213 220小山坳村 ~214 220青龍村 ~215 220馬安村 ~216 220九嶺山村 ~217 220宋家嶺村 ~218 220張氏祠村 ~219 220五一村 ~220 220界河村 ~221 220豐林村 ~222 220徐店村 ~223 220新灣村 ~224 220盧河村 ~225 220楊嶺村 ~226 220段河村 ~227 220關寨村 ~228 220東方村 ~229 220先覺廟村 ~230 220分水村 ~231 220李園村 ~232 220興隆村 ~233 220興隆街村 ~234 220豹子嶺村 ~235 220棗林村 ~236 220盧廟村 ~237 220九里村 ~238 220林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