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于省境南部,自治州南部。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面積3009.6平方千米,人口28.4萬,有布依、苗、漢、水等民族,以布依族為多,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5.6%。轄6鎮20鄉。縣政府駐龍坪鎮,距州府188千米。(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龍坪鎮 縣政府駐地。1951年設龍坪鎮,1956年龍坪鎮與和平鄉合并稱城關鎮,1984年復改龍坪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183.5平方千米,人口2.8萬。冊(亨)三(都)公路和貴(陽)羅(甸)公路交會于此。轄城東、城西2個居委會和龍坪、新城、蓮花、新苑、老城、沙井、馬草、林霞、五星、新民、交谷、金星、六一、七一、八二、新艾、卡祥、頂訪、興未、八一20個行政村。
邊陽鎮 1932年建邊陽鎮。位于縣境北部,面積124.7平方千米,人口2.0萬。貴(陽)羅(甸)公路過境。轄邊陽居委會和新街、巖腳、關刀、新聯、新豐、前進、新莊、下壩、中心、團田、平陽、明星、新合、黃泥坳、打講、羅木16個行政村。
羅悃鎮 1943年設羅悃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6千米。面積112.6平方千米,人口1.2萬。冊(亨)三(都)公路過境。轄河東、河西、納冗、洞甲、平艾、上饒、冗瓦、朗頂、新坡、納鬧、架良、各化、干里、干村14個行政村。
沫陽鎮 1953年設沫陽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1.3萬。冊(亨)三(都)公路過境。轄沫陽、納刮、江亭、羅溝、柏林、訪里、林勤、里改、里懷、翁保、納翁、里落12個行政村。
逢亭鎮 1953年設逢亭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9千米。面積167.9平方千米,人口1.4萬。邊(外河)逢(亭)、逢(亭)打(印)、逢(亭)上(隆)公路縱橫鎮境。轄逢亭、祥腳、祥林、上隆、翁牛、腮里、納鬧、新光、納建、羅江、布芒、千米、床井、布吉、納上、耐村、拱里17個行政村。
茂井鎮 1957年設茂井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5千米。面積188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八達、豐井、高田、新茂、東山、由西、高里、紅屯、蘭西、五家墳、康里、邊圩12個行政村。
木引鄉 1953年建木引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33千米。面積143.7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木引、水井、把壩、興隆、納猛、羅坪、窯里、云堡、冗林、長村、從里、速進、納汝、宜龍、擺落、納缽、高山、勤明18個行政村。
納坪鄉 1953年建納坪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71.9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打金、新坪、納鳥、冗翁坪、翁船5個行政村。農產有水稻。
溝亭鄉 1953年建溝亭鄉。位于縣境中西部,距縣城18千米。面積117.9平方千米,人口0.6萬。冊(亨)三(都)公路過境。轄溝亭、響水、布法、平坡、冗響、雷坡、播乃、拉喊、拉燒、播燒10個行政村。
羅蘇鄉 1953年設羅蘇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0千米。面積68平方千米,人口0.6萬。冊(亨)三(都)公路過境。轄羅蘇、龍井、過石、塘山、納慶、沿河、納坪7個行政村。農產以種植早熟蔬菜為主。
羅暮鄉 1953年設羅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2千米。面積96.2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羅暮、東方、胡家灣、保上、冗袍、平亭、百羊7個行政村。
羅妥鄉 1953年設羅妥鄉。位于縣境南部,紅水河流過南緣,距縣城50千米。面積116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上妥、下妥、俄村、羅翁、交算、牙村、相亭7個行政村。
羅羊鄉 1957年建羅羊鄉。位于縣境西南部,紅水河北岸,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天峨縣隔河相望,距縣城75千米。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0.6萬。冊(亨)三(都)公路支線通到羊里,羊里碼頭聯結黔桂鐵路。轄羊里、下宜、羅祥、云里、關故、紅河6個行政村。
栗木鄉 1953年建栗木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3千米,面積171.4平方千米,人口1.6萬。縣級公路過境。轄栗木、新場、達上、拉昂、簡耐、打號、深井、下沖、擺共、干洞10個行政村。
交硯鄉 1953年建交硯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3千米。面積103.7平方千米,人口1.0萬。有公路通往邊陽鎮。轄交硯、交塘、新塘、和平、播堯、石興、大寨、告牙、聯新9個行政村。
羅沙鄉 1942年建羅沙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0千米,面積94.9千米,人口1.2萬。貴羅公路過境。轄者任、羅路、油海、翁選、翁定、董油、里博溝、巴沙、平寨9個行政村。
董王鄉 1953年建董王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蒙江流貫鄉境,距縣城64千米。面積84.5平方千米,人口0.9萬。有公路通往邊陽鎮。轄油煙、過高、屯腳、油尖、交足、尖坡、打改、油鬧、皮桶、打窯10個行政村。
董當鄉 1953年設董望鄉,1984年改董當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4千米。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董望、羅牙、坡木、梅坡、大井、拉良、紅星、先鋒、高峰、勇進、躍進11個行政村。大井村有大小井洞穴群,壩王河伏流由此流出地面。
董架鄉 1953年建董細鄉,1984年改董架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9千米。面積115.8平方千米,人口0.9萬。冊(亨)三(都)公路過境。轄董架、甲哨、董細、白龍、東躍、田壩、民進、聯合、麻懷9個行政村。
平巖鄉 1953年建平巖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9千米。面積76.4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平巖、彎心、火龍、高蘭、下朝、聯豐、獨坡、安羊8個行政村。
八總鄉 1953年建八總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7千米。面積49.8平方千米,人口0.8萬。有2條縣級公路通過。轄平初、里夏、八總、交友、里矮、交廣、播也、令桃、下儒、上儒10個行政村。
云干鄉 1953年建營干鄉,1984年改云干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7千米。面積101.2平方千米,人口1.2萬。有公路通往縣城和邊陽鎮。轄幸福、云盤、八木、干里、中心、中交、道角、五一、永進、打擁10個行政村。
板庚鄉 1953年建板庚鄉。位于縣境中北部,距縣城22千米。面積104.6平方千米,人口1.3萬。貴(陽)羅(甸)公路過境。轄板庚、興衛、五星、紅巖、舊寨、澤漢、里免、林園、大坪、納田、對門、保上、坪寨、興隆14個行政村。
鳳亭鄉 1953年建蠻瓦鄉,1957年更名鳳亭鄉。位于縣境南部,面積125.3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鳳亭、抗村、國光、交吾、聯明、高山、勤豐、良平8個行政村。
班仁鄉 1957年建班仁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5千米。面積82.3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仁星、金星、金祥、紅光4個行政村。
大亭鄉 1957年建大亭鄉。位于縣境東南部邊沿,距縣城35千米。紅水河流過鄉境邊界,面積120.5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北亭、牛棚、亭西、小平田、親合、布蘇、布良、布江8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