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五年(1727)設羅槲州判,光緒六年(1880)改羅槲廳。1913年置羅斛縣,因羅斛汛得名。1930年更名為羅甸縣。
1996年,羅甸縣轄6個鎮、20個鄉:龍坪鎮、邊陽鎮、羅悃鎮、沫陽鎮、逢亭鎮、茂井鎮、木引鄉、納坪鄉、溝亭鄉、羅蘇鄉、羅暮鄉、羅妥鄉、羅羊鄉、栗木鄉、交硯鄉、羅沙鄉、董王鄉、董當鄉、董架鄉、平巖鄉、八總鄉、云干鄉、板庚鄉、鳳亭鄉、班仁鄉、大亭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羅甸縣總人口293994人,其中:龍坪鎮36841人,邊陽鎮19299人,逢亭鎮14935人,沫陽鎮12698人,茂井鎮13659人,羅悃鎮12600人,紅水河鎮7029人,板庚鄉12792人,云干鄉11133人,八總鄉7989人,栗木鄉15125人,羅沙鄉13066人,交硯鄉9532人,董王鄉8274人,術引鄉17904人,納坪鄉4365人,董當鄉12205人,董架鄉7815人,平巖鄉6540人,鳳亭鄉8792人,大亭鄉9080人,班仁鄉4916人,羅蘇鄉6210人,羅暮鄉8392人,溝亭鄉6525人,羅妥鄉6278人。
2003年末,羅甸縣轄7個鎮、19個鄉,271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側丝32.8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3萬人,少數民族28.91萬人。
2006年,羅甸縣轄7個鎮、19個鄉:龍坪鎮、邊陽鎮、逢亭鎮、沫陽鎮、茂井鎮、羅悃鎮、紅水河鎮、板庚鄉、云干鄉、八總鄉、栗木鄉、羅沙鄉、交硯鄉、董王鄉、木引鄉、納坪鄉、董當鄉、董架鄉、平巖鄉、鳳亭鄉、大亭鄉、班仁鄉、羅蘇鄉、羅暮鄉、溝亭鄉、羅妥鄉。
2007年末,羅甸縣總面積3013平方千米,總人口33.1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1.89萬人,非農業人口2.54萬人;轄7個鎮、19個鄉,67個行政村、3個社區、2個居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羅甸縣常住總人口257236人,其中:龍坪鎮49646人,邊陽鎮18560人,逢亭鎮12806人,沫陽鎮12732人,茂井鎮8925人,羅悃鎮9767人,紅水河鎮3811人,板庚鄉10400人,云干鄉9048人,八總鄉5772人,栗木鄉13457人,羅沙鄉10475人,交硯鄉6682人,董王鄉7277人,木引鄉14893人,納坪鄉3045人,董當鄉10687人,董架鄉6255人,平巖鄉5575人,鳳亭鄉6233人,大亭鄉7284人,班仁鄉3624人,羅蘇鄉5049人,羅暮鄉6087人,溝亭鄉4941人,羅妥鄉4205人。
2010年末,羅甸縣常住人口25.68萬人。2011年末,羅甸縣面積301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55萬人,戶籍人口340158人,轄7個鎮、19個鄉,3個社區、2個居委會、268個行政村。
2014年2月14日,省政府批復同意羅甸縣行政區劃調整:新設置的龍坪鎮轄原龍坪鎮、云干鄉、板庚鄉、八總鄉,鎮政府駐城東社區;新設置的沫陽鎮轄原沫陽鎮、董當鄉、董架鄉、平巖鄉,鎮政府駐羅溝村;新設置的邊陽鎮轄原邊陽鎮、栗木鄉、羅沙鄉、交硯鄉、董王鄉,鎮政府駐下壩村;新設置的逢亭鎮轄原逢亭鎮、納坪鄉,鎮政府駐逢亭村;新設置的羅悃鎮轄原羅悃鎮、溝亭鄉、羅蘇鄉,鎮政府駐河東村;新設置的紅水河鎮轄原紅水河鎮、羅暮鄉、羅妥鄉,鎮政府駐羊里村;新設置的茂井鎮轄原茂井鎮、大亭鄉,鎮政府駐茂井村;新設置的鳳亭鄉轄原鳳亭鄉、班仁鄉,鄉政府駐鳳亭村;撤銷木引鄉,設置木引鎮,鎮政府駐木引村。
至此,全縣轄8個鎮、1個鄉:龍坪鎮、邊陽鎮、逢亭鎮、沫陽鎮、茂井鎮、羅悃鎮、紅水河鎮、木引鎮、鳳亭鄉?h政府駐龍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