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區轄4個街道、23個鎮、25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回風街道、江北街道、巴州鎮、清江鎮、興文鎮、水寧寺鎮、恩陽鎮、曾口鎮、梁永鎮、漁溪鎮、三河場鎮、青木鎮、鼎山鎮、大羅鎮、玉山鎮、茶壩鎮、觀音井鎮、花叢鎮、柳林鎮、下八廟鎮、化成鎮、三匯鎮、上八廟鎮、三江鎮、棗林鎮、光輝鄉、花溪鄉、大和鄉、白廟鄉、關渡鄉、金碑鄉、羊鳳鄉、鳳溪鄉、龍背鄉、三星鄉、關公鄉、舞鳳鄉、雙勝鄉、群樂鄉、萬安鄉、尹家鄉、九鎮鄉、興隆場鄉、石城鄉、平梁鄉、凌云鄉、寺嶺鄉、梓橦廟鄉、玉井鄉、義興鄉。區政府駐巴州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巴州區常住總人口1126167人,其中:東城街道67444人,西城街道53861人,回風街道73758人,江北街道85418人,巴州鎮48213人,清江鎮42264人,興文鎮13796人,水寧寺鎮19177人,化成鎮24361人,曾口鎮33930人,梁永鎮22379人,三江鎮13591人,鼎山鎮26624人,大羅鎮14071人,玉山鎮37283人,恩陽鎮66560人,漁溪鎮26942人,三河場鎮13184人,青木鎮14915人,花叢鎮26817人,柳林鎮28915人,下八廟鎮17886人,茶壩鎮12807人,觀音井鎮15629人,三匯鎮12085人,上八廟鎮14703人,棗林鎮10022人,平梁鄉38533人,光輝鄉12989人,花溪鄉10737人,大和鄉8026人,白廟鄉7727人,關渡鄉6436人,凌云鄉8747人,寺嶺鄉8829人,梓桐廟鄉12214人,金碑鄉7119人,羊鳳鄉9140人,鳳溪鄉13034人,龍背鄉7420人,三星鄉10065人,關公鄉16432人,舞鳳鄉6908人,興隆場鄉13576人,石城鄉13762人,九鎮鄉9050人,尹家鄉7518人,雙勝鄉17823人,群樂鄉12866人,萬安鄉11398人,玉井鄉8169人,義興鄉11014人。
2011年,經四川省政府同意,巴中市巴中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1、將江北街道的紅巖河、后河2個社區和楊壩、中壩、插旗山3個村,巴州鎮的塔子山、東華、搖鈴、尖山寺、排埡、涼水井、碾盤寺、清蓮、洪山9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城街道管轄。2、將回風街道的佛陽、南壩2個社區和西龕村,巴州鎮的柏楊廟、擂鼓、大連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西城街道管轄。3、將平梁鄉的新華、隴橋2個社區和八王、玉皇廟、仙人洞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回風街道管轄。4、將巴州鎮的新橋、登高2個社區和岳家坡、青灘坡、風頭山、牛鼻山、先鋒寨、黃家壩、檬子河、銅堡、李家碥、蘇山、三包、玉堂、侯家溝、管家溝、西溪溝、橋爐、長角梁、范家溝18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江北街道管轄。5、將巴州鎮更名為大茅坪鎮。原巴州鎮幅員面積141平方千米,轄40個村(社區);調整后,大茅坪鎮轄明星社區和白云、大茅坪、紅埡、土地埡、得陽、孟家、南埡廟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茅坪村。巴城面積也將由過去30平方千米,擴展至100余平方千米。
2013年,將巴州區的恩陽、玉山、茶壩、觀音井、花叢、柳林、下八廟、漁溪、青木、三河場、三匯、上八廟12個鎮,石城、興隆場、關公、三星、舞鳳、雙勝、群樂、萬安、尹家、九鎮、玉井、義興12個鄉劃歸新設立的恩陽區管轄。2013年末,全區轄6個街道、11個鎮、13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回風街道、宕梁街道、玉堂街道、江北街道、大茅坪鎮、清江鎮、興文鎮、水寧寺鎮、曾口鎮、梁永鎮、鼎山鎮、大羅鎮、化成鎮、三江鎮、棗林鎮、光輝鄉、花溪鄉、大和鄉、白廟鄉、關渡鄉、金碑鄉、羊鳳鄉、鳳溪鄉、龍背鄉、平梁鄉、凌云鄉、寺嶺鄉、梓橦廟鄉。
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10號)批復同意撤銷興文鎮,設立興文街道,街道辦事處駐通州大道9號;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23號)批復同意將清江鎮、化成鎮、宕梁街道和玉堂街道部分村組劃歸興文街道辦事處管轄;巴中市政府(巴府函[2014]149號)批復同意設立奇章街道、時新街道。2015年,省政府批復同意平梁鄉、寺嶺鄉、光輝鄉、梓橦廟鄉、鳳溪鄉撤鄉設鎮。至此,全區轄9個街道、15個鎮、8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回風街道、宕梁街道、玉堂街道、江北街道、興文街道、奇章街道、時新街道、大茅坪鎮、清江鎮、水寧寺鎮、曾口鎮、梁永鎮、鼎山鎮、大羅鎮、化成鎮、三江鎮、棗林鎮、平梁鎮、寺嶺鎮、光輝鎮、梓橦廟鎮、鳳溪鎮、花溪鄉、大和鄉、白廟鄉、關渡鄉、金碑鄉、羊鳳鄉、龍背鄉、凌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