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重慶市渝中區轄街道。位于區境東部。常住人口7.9萬人。轄臨江門、滄白路、鄒容路、自力巷、公園路、較場口、民生路、蓮花池、大井巷、羅漢寺10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新華路220號。
【沿革】因轄區內有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而得名。1954年建蹇家橋街道,1958年改解放碑公社,1978年更名解放碑街道。1960年由官井巷、騾馬店街道合并組建較場口街道。1996年,解放碑街道面積0.6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蓮花洞、羅家巷、臨江門正街、興隆臺、柴灣、滄白路、九尺坎、鐵板巷、民族巷、民族路、江家巷、臨江路、戴家巷、夫子池、五四路、來龍巷、慶德里、新生市場、民權路、下小較場、依仁巷、白龍池、五一路、正陽街、公園路、上小較場、道冠井、自力巷、八一路、鄒容路30個居委會;較場口街道面積0.5平方千米,人口5.3萬人,轄中華路、新華路、官井巷、磁器街、黃土坡、木貨街、四新街、小米市、勉勵街、石灰市、新民街、銅鼓臺、倉壩子、百子巷、和平路、民生路、中華路、大同路、大同巷、民生里、德興里、蓮花池、若瑟堂、西來寺、大井巷、臨江路26個居委會。
2005年(或之前),解放碑街道轄區東北臨嘉陵江、朝天門街道,東、南接望龍門街道,西臨較場口街道,面積0.62平方千米,轄9個居委會,常住人口4.5萬人,辦事處駐五一路159號;較場口街道轄區東北連解放碑街道,南接南紀門街道,西臨七星崗街道,面積0.64平方千米,轄12個居委會,常住人口6萬多人。2006年,撤銷較場口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后的解放碑街道管轄原解放碑街道的奎星樓、臨江門、鄒容路、自力巷、公園路、正陽街、代家巷、滄白路8個社區和原較場口街道的中華路、新華路、和平路、魯祖廟、蓮花池、若瑟堂、大井巷7個社區,共15個社區,面積1.11平方千米。辦事處駐五一路159號(原址)。
2010年,常住人口64629人(六普),轄臨江門、滄白路、鄒容路、自力巷、公園路、較場口、民生路、蓮花池、大井巷9個社區。2015年初,將朝天門街道的羅漢寺社區劃歸解放碑街道管轄;調整后,解放碑街道管轄10個社區,戶籍人口7.2萬人,常住人口7.9萬人。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3003:~013 111民生路居委會 ~016 111蓮花池居委會 ~017 111公園路居委會 ~018 111自力巷居委會 ~019 111大井巷居委會 ~020 111臨江門居委會 ~021 111較場口居委會 ~022 111鄒容路居委會 ~023 111滄白路居委會【2006年代碼】500103002:~001臨江門居委會 ~002滄白路居委會 ~003鄒容路居委會 ~004自力巷居委會 ~005公園路居委會 ~006較場口居委會 ~007民生路居委會 ~008蓮花池居委會 ~009大井巷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