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置仁懷縣,屬滋州。宣和三年,降縣為堡,屬瀘州郡。元置仁懷長官司、古滋長官司,均屬播州安撫司。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復置仁懷縣(治今赤水),屬遵義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隨府改屬貴州布政司。雍正八年,移縣治于生界亭子壩,“十一年知縣杜詮領帑項一萬五千零八十兩建城,至十三年新城就”。1995年11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1996年,仁懷市轄12個鎮、6個鄉:城關鎮、壇廠鎮、長崗鎮、魯班鎮、五馬鎮、茅壩鎮、九倉鎮、喜頭鎮、大壩鎮、三合鎮、二合鎮、合馬鎮、后山苗族布依族鄉、火石崗鄉、學孔鄉、高大坪鄉、龍井鄉、沙灘鄉。市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仁懷市總人口520759人,其中:中樞鎮73917人,茅臺鎮43825人,壇廠鎮23594人,長崗鎮22342人,魯班鎮34164人,五馬鎮26511人,茅壩鎮34457人,九倉鎮23836人,喜頭鎮22201人,大壩鎮33259人,三合鎮32142人,合馬鎮18556人,二合鎮24964人,龍井鄉15685人,后山鄉9228人,學孔鄉18569人,高大坪鄉32671人,火石崗鄉19709人,沙灘鄉11129人。
2003年末,仁懷市總人口60.3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73萬人;非農業人口5.59萬人。轄13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22個社區、149個行政村。
2004年5月21日,經省政府批準,仁懷市撤銷城關鎮,設立茅臺鎮和中樞街道;仁懷市政府駐地改為中樞街道。
2007年末,全市總面積1788平方千米,總人口62.9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85萬人。轄1個街道、12個鎮、6個鄉,171個行政村(社區)。
2008年,撤銷中樞街道,設立中樞、鹽津、蒼龍三個街道(省政府2007年12月27日批準)。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仁懷市常住總人口546477人,其中:鹽津街道38233人,中樞街道77874人,蒼龍街道24875人,茅臺鎮46714人,壇廠鎮22402人,長崗鎮17584人,魯班鎮35407人,五馬鎮25624人,茅壩鎮30027人,九倉鎮19264人,喜頭鎮20888人,大頊鎮30197人,三合鎮26583人,合馬鎮15485人,二合鎮21434人,龍井鄉13701人,后山苗族布依族鄉7811人,學孔鄉16869人,高大坪鄉30059人,火石崗鄉16814人,沙灘鄉8632人。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4.66萬人。
2011年末,仁懷市面積178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4.77萬人,戶籍人口67.00萬人,轄3個街道、12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27個居委會、146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