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鄉(xiāng)位于樂平市東南部,樂安河北岸,面積82k㎡,人口20554人。轄韓家、龍亭、楊湖、上垴、中垴、下垴、薛家灘、程新、龍口、萬西等10個行政村,鄉(xiāng)政府駐大紅山,距市政府27千米。梅(巖)鸕(鶿)公路過境。樂安河四季可通航。游覽勝景有列為樂平古十景之一的“淚灘雙月”。
[沿革]因地處樂安河畔,村前有鸕鶿洲,得村名,鄉(xiāng)以駐地得名。解放前夕屬鐵峰區(qū)蘭亭鄉(xiāng)。解放初屬五區(qū)蘭亭鄉(xiāng)。1950年屬九區(qū)(眾埠)韓家、程家、楊湖、鸕鶿鄉(xiāng),八區(qū)(名口)流芳鄉(xiāng)。1952年6月屬眾埠、名口區(qū)。1954年分別成立河北、韓星等9個初級社。1956年6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屬鸕鶿鄉(xiāng)河北、合星高級社。1957年7月復(fù)區(qū),屬眾埠區(qū)鸕鶿鄉(xiāng)。1958年10月成立鳳凰山墾殖場,轄鳳凰山林場、大紅山果園苗圃,其全皆屬眾埠公社。1961年7月眾埠區(qū)鸕鶿公社轄韓家、楊湖、鸕鶿、程家等大隊與龍巖農(nóng)科所、鳳凰山墾殖場歸縣直屬,同年10月墾殖場劃歸臨港區(qū)。
1964年4月墾殖場轄桃園、龍口、鸕鶿公社和陽名山、鳳凰山分場,同年11月撤銷桃園公社和鳳凰山分場,增設(shè)大紅山、何家、中畈、文山分場,松樹嶺茶場劃出,廢何家分場、中畈分場,改墩上分場,同年12月增設(shè)劉家龍亭、蔡家大隊,鸕鶿大隊劃為鸕一、鸕二、鸕三大隊。1973年紅旗大隊改稱泥家塢分場,1978年10月增張家大隊。1982年8月25日,因重名,蔡家、張家、程家、劉家等大隊及墩上、泥家塢分場分別更名為墨潭、張家洲、程新、薛家灘大隊及陽臺山、倪家塢分場,其余未變。1984年政社分開,設(shè)立鸕鶿鄉(xiāng)。1997年,面積72.2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墨潭、韓家、龍亭、楊湖、張家洲、上垴、中垴、下垴、薛家灘、程新、龍口、萬西12個行政村。
[郵編]333329 [2008年代碼]360281200:~200韓家村 ~201龍亭村 ~202楊湖村 ~203上腦村 ~204中腦村 ~205下腦村 ~206薜家灘村 ~207程新村 ~208龍口村 ~209萬西村 ~500倪塢分場 ~501陽臺山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