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碗窯鎮 1953年設白碗窯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西部,與云南省羅平縣接壤,距市區34.6千米。面積119.4平方千米,人口2.2萬,少數民族人口占14%。烏(沙)白(碗窯)公路通達。轄海子、品德、代佰、岔米、大雨堵、下抹挫、戈多、簸米甲、甲馬石、大水井、色白、普哈、納崗13個行政村和白陶廠居委會。
烏沙鎮 1953年設烏沙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區15千米,西與云南省羅平縣接壤,北與云南省富源縣鎮毗鄰。面積122.3平方千米,人口2.8萬,少數民族人口占10%。324國道過境。轄烏沙、云腳、泥麥古、落紅、牛膀子、舍革、納姑、謝米、灑布、窯上、新發、佳克、戈壁、普梯、大興寨、岔江、田壩、革里、新寨、磨舍、抹角21個行政村和烏沙居委會。
馬嶺鎮 1953年設馬嶺鄉,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13千米。面積165平方千米,人口2.8萬,少數民族人口占37%。324國道、興(義)普(安)公路過境。轄馬嶺、紅星、烏拉、瓦戛、平寨、光明、龍井、納省、團結、互助、大蚌、打幫12個行政村和馬嶺居委會。有馬嶺峽谷國家級風景區。
威舍鎮 1953年設威舍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與云南省富源縣接壤,距市區38千米。面積88.7平方千米,人口1.3萬,少數民族人口占36%。南昆鐵路縱貫境內。劉(官屯)坪(東)、興(義)威(舍)公路過境。轄光輝、發哈、豬場、謝灑、樹嘎、新村、下德赫、阿依8個行政村。農
頂效鎮 1953年設頂效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東北部,距市區14千米。面積104.1平方千米,人口2.5萬,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7%。斷(橋)頂(效)公路與324國道在此交會,南昆鐵路通過,是黔西南州重要物資集散地和交通重鎮。轄頂效、小寨、馬別、木隴、綠陰、合心、羊頭山、綠化、新聯、查白、新寨、樓納、上寨、那疊14個行政村和頂效居委會。有“貓貓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和“貴州龍化石”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鄭屯鎮 1953年設鄭屯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22千米。面積146.4平方千米,人口2.2萬,少數民族人口占13%。南昆鐵路和324國道過境。轄鄭屯、團結、陸興、龍井、前豐、雙山、坡崗、民族、絨泥、大箐、巖峰、健康、絨窩、新店、小灣15個行政村。
萬屯鎮 1953年設萬屯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東北部,距市區24千米。面積179.2平方千米,人口3.3萬,少數民族人口占18%。斷(橋)頂(效)公路過境。轄萬屯、雄屯、貢新、盤新、者磨、大山、新橋、阿紅、佐舍、海豐、松林、納路田、納玉、下壩、興隆、合心、海舍、雪峰、興化、碾場20個行政村。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屯漢墓群。
品甸鎮 1953年設品甸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35千米。面積161.2平方千米,人口2.3萬,少數民族人口占43%,興(義)普(安)、興(義)盤(縣)公路過境。鎮內南昆鐵路清水河大橋,是目前亞州最高的鐵路橋。轄向陽、補打、田壩、雙橋、興豐、金星、新建、新場、新田、紅旗、高峰、黔西、聯合、新華、聯豐、農忙16個行政村,
魯屯鎮 1953年設魯屯鄉,1984年改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30千米。面積64.5平方千米,人口1.7萬。324國道過境。轄魯屯、新屯、新圍、章磨、柘圍、合營、馬鞍山、平壩、七一9個行政村。古跡有魯屯貞節碑坊,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豬場坪鄉 1953年建豬場坪鄉。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區48千米。面積99.2平方千米,人口1.8萬。簡易公路過境。轄豬場坪、坪子地、大窩凼、堡上、丫溪田、田灣、小坪子、丫口寨、上丫珠、后山、龍灘、石筍、芽草灣、長灣、黃草坡15個行政村。
洛萬鄉 1953年設洛萬鄉。位于市境西南部,南盤江西北岸,與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隔江相望,距市區79千米。面積168.4平方千米,人口1.1萬,少數民族人口占41%。倉(更)平(寨)公路過境。轄洛萬、田堡、隴納、龍巖、未班、一心、平寨、梨樹、秧木、安馬10個行政村。
滄江鄉 1953年建倉江鄉,1984年改滄江鄉。位于市境南部,南盤江北岸,與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隔江相望,距市區78千米。面積90.7平方千米,人口1.1萬,少數民族人口占35%。興(義)倉(更)公路縱貫境內。轄滄江、落啥、新寨、未陽、小米、壩達章、坪堡、祭山林、米斗9個行政村。
則戎鄉 1953年設則戎鄉。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12千米。面積106.8平方千米,人口1.9萬,少數民族人口占18%。興(義)巴(結)公路過境。轄臥戛、硐村、納具、平寨、山堡、場壩、拱橋、海子、長沖、干戛、則戎壩、冷洞、硐山、長槽、打廠、花郎、半邊街、枇杷18個行政村。
雄武鄉 1953年設雄武鄉。位于市境西南部,與云南省羅平縣隔黃泥河相望。距市區44千米。面積74.7平方千米,人口1.3萬,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七(舍)雄(武)公路過境。轄雄武、高峰、盤江、沙地、小補雨、未扎、松毛坪、拖拉8個行政村。
恫利鄉 1953年設恫利鄉。位于市境西南部,與云南省羅平縣,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隔黃泥河、南盤江相望,距市區80千米。面積87.5平方千米,人口1.5萬,少數民族人口占28%。恫(利)空(巖)公路通達。轄恫利、吊恫、廿壩、落龍、紅落萬、梅坪、白云、安沙8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