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位于豐縣南部,距縣城8千米。轄3個社區(qū)、32個行政村。子午河、復(fù)新河、苗城河、豐黃公路、豐碭公路過境。是歷史名鎮(zhèn)、文化名鎮(zhèn)。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衣錦還鄉(xiāng),應(yīng)邀歡宴于此,故有“邀帝之鄉(xiāng)”的美譽。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誕生于此,建有天師府,府北有清可見底的苗城湖。梨花園有梨樹王、夫妻樹、相思樹、千手觀音、眾星捧月等景點。
【沿革】1956年建宋樓鄉(xiāng),1958年改宋樓公社,1962年析建劉王樓公社。1983年分別改為宋樓鄉(xiāng)、劉王樓鄉(xiāng)。1986年宋樓撤鄉(xiāng)建鎮(zhèn)。1996年,宋樓鎮(zhèn)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宋樓、狀元集、香田集、李新樓、姚莊、畢樓、楊樓、王崗集、于堤口、渠坑、李瓦房、王橋、魏莊、隋寨、史大樓、劉大屯、王連莊、田樓、周莊、歐莊、前王莊、李東集、李大樓、季莊、梅樓、趙莊26個行政村;劉王樓鄉(xiāng)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劉王樓、潘廟、方樓、菅莊、劉堤灣、費樓、許口、榮莊、周大莊、祝樓、郭樓、孫洼、東王樓、隋辛莊、王平樓、金樓、葛芭、草集18個行政村。2000年4月,撤銷劉王樓鄉(xiāng),并入宋樓鎮(zhèn),面積122平方千米,人口8.55萬人,轄43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宋樓村。2008年末,面積132平方千米,人口90054人,轄宋樓、香田集、李新樓、姚莊、畢樓、楊樓、王崗集、渠坑、瓦房、黃樓、魏莊、隋寨、史大樓、王連莊、田樓、前王莊、李樓、李大樓、季莊、新莊、劉王樓、潘廟、菅莊、許口、榮莊、祝樓、郭樓、孫洼、東王樓、隋辛莊、王平樓、草集32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宋樓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20321111:~001 121宋樓社區(qū) ~002 122李大樓社區(qū) ~003 122郭樓社區(qū) ~201 121宋樓村 ~202 220香田集村 ~203 220李新樓村 ~204 220姚莊村 ~205 220畢樓村 ~206 220楊樓村 ~207 220王崗集村 ~208 122渠坑村 ~209 122李瓦房村 ~210 220黃樓村 ~211 220魏莊村 ~212 220隋寨村 ~213 220史大樓村 ~214 220王連莊村 ~215 220田樓村 ~216 220前王莊村 ~217 220李樓村 ~218 122李大樓村 ~219 220季莊村 ~220 122辛莊村 ~221 122劉王樓村 ~222 220王平樓村 ~223 220隋新莊村 ~224 220潘廟村 ~225 220菅莊村 ~226 220草集村 ~227 220許口村 ~228 220榮莊村 ~229 220祝樓村 ~230 220孫洼村 ~231 220東王樓村 ~232 122郭樓村
【2006年代碼】320321111(32村):~201宋樓村 ~202香田集村 ~203李新樓村 ~204姚莊村 ~205畢樓村 ~206楊樓村 ~207王崗集村 ~208渠坑村 ~209李瓦房村 ~210黃樓村 ~211魏莊村 ~212隋寨村 ~213史大樓村 ~214王連莊村 ~215田樓村 ~216前王莊村 ~217李樓村 ~218李大樓村 ~219季莊村 ~220辛莊村 ~221劉王樓村 ~222王平樓村 ~223隋新莊村 ~224潘廟村 ~225菅莊村 ~226草集村 ~227許口村 ~228榮莊村 ~229祝樓村 ~230孫洼村 ~231東王樓村 ~232郭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