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柴坪鎮位于鎮安縣西南部、洵河西岸,轄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柴坪村,東徑108°58′、北緯33°18′,海拔420米。原柴坪鎮最高處塔云山海拔1665.8米,最低處螞蟻溝口375米;原余師鄉最高處四海坪海拔2375米,響水溝垴海拔1675.5米,土地溝口海拔688.8米,最低處紫金城海拔342米。鎮(安)木(王)公路過境。
【沿革】古因柴姓住戶較多而得地名。1949年11月設柴坪鄉,1958年改為柴坪公社,1984年改為柴坪鄉。1950年8月設寨河鄉,1953年6月更名東瓜鄉,1956年3月大寨鄉并入東瓜鄉,1958年設東瓜管理區,1966年8月改為東風公社,1981年復名東瓜公社,1984年改為東瓜鄉。1949年11月設松柏鄉,1958年為松柏管理區,1961年改為松柏公社,1984年改為松柏鄉。1949年11月設余師鄉、老庵鄉,1953年設余師區,1958年設余師管理區、老庵管理區,1961年8月合并為余師公社,1962年1月分設老庵公社,1984年改為余師鄉、老庵鄉。1949年11月成立香園鄉,1955年更名桃園鄉,1958年設桃園管理區,1961年為桃園公社,1984年改為桃園鄉。1953年7月設文家鄉,1958年改設文家管理區,1961年為文家公社,1984年改為文家鄉。
1996年末,柴坪鄉面積47.5平方千米,人口3822人,轄柴坪、建國、學興、三元、和睦、紙房6個村、27個組,鄉政府駐柴坪街,距縣城直線21.3千米/公路49千米;東瓜鄉面積63.7平方千米,人口4248人,轄塔云山、金廠、梅子溝、保衛、向陽5個村、41個組,鄉政府駐東瓜灘,距縣城直線22.5千米/公路59千米;松柏鄉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4000人,轄松柏、金虎、白果、長青、西北、東岳、安坪7個村、47個組,鄉政府駐松樹溝口,距縣城直線17.5千米/公路44千米;余師鄉面積28.8平方千米,人口1833人,轄柏坪、余師、枇杷、七里4個村、26個組,鄉政府駐余師鋪,海拔540米,距縣城直線26.3千米/公路60千米;老庵鄉面積44.8平方千米,人口1835人,轄祝坪、魯家溝、茨溝、大同4個村、24個組,鄉政府駐祝家坪,距縣城直線29千米/公路71千米;桃園鄉面積36.2平方千米,人口2079人,轄楓坪、楓園、團結3個村、19個組,鄉政府駐張家坪,距縣城直線28.8千米/公路65千米;文家鄉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3353人,轄文家廟、韓坪、石灣、米糧寺4個村、28個組,鄉政府駐米糧寺,海拔900米,距縣城直線35.3千米/公路86千米。
1997年5月,撤銷柴坪鄉、東瓜鄉、松柏鄉合并設立柴坪鎮,鎮政府駐柴坪街;撤銷老庵鄉、桃園鄉,并入余師鄉,鄉政府駐余師村;保留文家鄉建制。2001年11月,撤銷文家鄉,并入余師鄉。2003年末,柴坪鎮東接龍勝鄉,東北與青銅關鎮相連,西南相鄰達仁鎮,南與旬陽縣仁河口相接,西鄰余師鄉,北與廟溝鄉、永樂鎮接壤,面積164.2平方千米,人口11090人,轄梅子、和睦、柴坪、建國、金虎、安坪、松柏、金廠、向陽9個村、51個組;余師鄉東北接廟溝鄉,南鄰達仁鎮,西與木王鎮、楊泗鄉毗鄰,北與黃家灣鄉接壤,面積98.1平方千米,人口8134人,轄枇杷、余師、祝坪、文家廟、楓園、楓坪、石灣、米糧寺8個村、46個組。2011年,撤銷余師鄉并入柴坪鎮。
【2010年代碼和城鄉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