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鋪街道位于昆明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02°41',北緯25°02'-25°07'之間,東與普吉街道、豐寧街道相接,南與馬街街道接壤,西與團結街道相連,北與沙朗街道毗鄰。面積34.15平方千米,人口6.6萬人(2006年)。轄6個社區。辦事處駐滇緬大道2555號,東距市區5千米。302國道昆畹公路、云南冶煉廠專用鐵路過境。名勝古跡有筇竹寺“五百羅漢”、海源寺、靈源別墅、妙高寺、郊野公園等。
[沿革]明、清兩朝為利一里、黑林里、班莊里轄地。民國時為靈源鄉、范竹鄉。1950年屬昆明縣第五區部分地。1954年屬昆明市第八區的一部分。1956年后屬西山區。1958年屬東風公社部分地,設團山、海源、普吉3個管理區。1961年4月從東風公社分出建海聯公社,同時將管理區劃分為團山、昭宗、海源、大塘、聯家、普吉6個生產大隊。1984年5月改稱海聯辦事處,6個大隊改為鄉。1988年1月海聯辦事處與黑林鋪辦事處合并設立黑林鋪鎮,6個鄉改為6個辦事處。1997年,面積49.7平方千米,人口7.7萬,轄海源、聯家、團山、昭宗、普吉、大塘6個行政村。2000年11月,撤銷6個辦事處,相應設立了6個村委會。2003年6月,撤銷黑林鋪鎮,設立西山區黑林鋪街道。2004年2月,撤銷6個村委會,相應建立6個社區。
2004年9月1日,昆明市政府進行區劃調整,將西山區黑林鋪街道全體劃入五華區,設立五華區黑林鋪街道。2004年10月15日,五華區進行街道整合,將大塘、聯家、普吉3個社區劃出,設立普吉街道。整合后的黑林鋪街道轄昭宗、團山、海源3個涉農社區,龍院、岷山、黑林鋪、沙溝、梁家河5個城市型社區。辦事處駐地黑林鋪前街167號。2005年,明確轄區范圍:東至二環西路,西至原西山區馬街街道與團結鄉區劃界線,南至人民西路,北至原黑林鋪街道與沙朗鄉區劃界線;轄昭宗、團山、海源、岷山、黑林鋪、龍院、張峰(沙溝尾村)、梁源(梁家河)社區的管轄范圍。2006年,轄團山、海源、昭宗、眠山、龍院、沙溝、黑林鋪、梁家河8個社區。
[郵編] [2008年代碼]530102008:~001黑林鋪社區(駐黑林鋪農貿市場農村信用社二樓 ) ~002海源社區(駐海屯路294號) ~003昭宗社區(駐昭宗路102號) ~004龍院社區(駐海屯路396)號 ~005團山社區(駐黑林鋪商業街) ~006岷山社區(駐黑林鋪直街51號) [2006年代碼]530102008:~001團山社區 ~002海源社區 ~003昭宗社區 ~004龍院社區 ~005黑林鋪社區 ~006眠山社區 ~007沙溝社區 ~008梁家河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