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于省境南部,自治州南部。東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面積2431.8平方千米,人口14.8萬,有布依、苗、漢、水等民族,以布依族為多,少數民族人口占89.3%。轄5鎮6鄉6個民族鄉?h政府駐玉屏鎮,距州府152千米。(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玉屏鎮縣政府駐地。歷代為荔波溪洞、蒙村巡檢司、羈縻荔波州、荔波縣治所、蒙石俸全亨寨、蒙土司領地及治所。清至民國年間(1644~1949年)為蒙石里、荔波縣治所。1931~1935年設玉屏、安濤2鎮,1943年為玉屏鎮,1953年改城關鎮,1983年改為玉屏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179.8平方千米,人口1.8萬。荔(波)三(都)、荔(波)獨(山)、荔(波)麻(尾)等公路通達。轄城南、城北2個居委會和繁榮、建設、和平、板吉、菜園、時來、羅家寨、板旺、拉魚、福利、拉岜、坡平、石灰坳、堯排、水甫、水春16個行政村。鄧恩銘烈士故居位于鎮中心街。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樟江風景區。
茂蘭鎮1942年設茂蘭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6千米,面積189.4平方千米,人口0.9萬。荔(波)立(化)、荔(波)佳(榮)公路過境,距平寨火車站10千米。轄場壩、洞流、長寨、拉伙、洞英、羅家、堯朝、拉巖、更坡、水慶、瑤埃、比鳩12個行政村和茂蘭1個居委會。有國家級喀斯特森林保護區。
立化鎮明屬瑤慶,清屬瑤慶里,1931年設立化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面積93.11平方千米,人口0.4萬。荔(波)金(城江)公路過境,金(城江)平(寨)鐵路支線直抵鎮境更班。轄立化、洞湖、堯明、應昂4個行政村。
甲良鎮明為方村瑤臺地,清為方村分縣方村里,1931年設甲良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2千米。面積192.2平方千米,人口2.4萬。荔(波)獨(山)、荔(波)麻(尾)公路交會過境。轄甲良、梅桃、洞庭、七星、丙外、橋頭、金隊、甲新、甲高、甲站、板培、中懷、金華、納核、新場、石板、大利、甲岸、益腳、拉守20個行政村和甲良居委會。景點有漂洞、菩薩坡、吊井、董奎三層洞等。
朝陽鎮明為莪州及巴灰地,清為巴灰里,1942年為朝陽鄉,1991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偏西,距縣城9千米。面積166平方千米,人口1.2萬。荔(波)南(丹)公路過境。轄交朝、田洞、拉扶、八爛、岜馬、花堤、拉香、山江、洪江、花高、板麥、洞莪12個行政村和朝陽居委會。
水堯水族鄉明、清時屬瑤慶(里),1942年建永康鄉,1953年析置水堯鄉,1984年改水堯水族鄉。位于縣境中部偏東北,距縣城17千米。面積96.7平方千米,人口0.6萬。荔(波)茂(蘭)公路過境,境內村村通公路。轄水堯、水扒、水撈、水功、拉交5個行政村。
永康水族鄉明為瑤慶地,1942年為永康鄉,1984年改永康水族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8千米。面積103.5平方千米,人口0.52萬,轄太吉、德門、母早、西竹、堯古、吉洞、白巖、懂亥、早棒、堯蘭10個行政村。鄉內穿洞古道為抗日戰爭時期軍民抗擊日軍的戰斗遺址,拉梭洞(干楊)為清咸豐同治年間農民起義軍抗擊清兵遺址。
水利水族鄉明為蒙石、瑤臺地,清為方村分縣瑤臺里,1942年建水利鄉,1984年改水利水族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3千米。面積126.3平方千米,人口0.5萬。獨(山)荔(波)公路過境。轄水龍、水豐、水利、水巖、水丙、洞托、堯棒7個行政村。有三所墳和熊山兩個林區。
撈村鄉唐宋為勞州治所,明為董界地,1931年改撈村鄉,1954年建撈村布依族鄉,1956年復改撈村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55千米。面積96.3平方千米,人口0.3萬,轄群力、平巖、力書、馬平4個行政村。古跡有上、下林寨古塔。
駕歐鄉明為巴乃土司領地,清為巴乃里地,1943年建駕歐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5千米。面積110.7平方千米,人口0.7萬。朝(陽)麻(尾)公路過境。轄拉歐、板譚、聯山、拉關、地街、綠林6個行政村。樟江風景區的小七孔景區(有水上森林、野豬林、天鐘洞、臥龍壩、鴛鴦湖、千洞山、一碗井、清水塘、萬蛇塘、龜背山喀斯特森林等景點)在鄉境內。
瑤山瑤族鄉 清為董界里地,1949年為董界鄉,1984年改瑤山瑤族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3千米。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0.5萬,瑤族占96.4%。轄拉片、董蒙、董保、紅光、英盤、高橋6個行政村。
翁昂鄉 1951年建翁昂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2.5千米。面積157.8千米,人口0.5萬,轄拉內、巴樂、洞長、已隴、堯橋5個行政村。屬國家級茂蘭喀斯特自然保護區。
播堯鄉 明為巴乃莫土司轄地,清屬巴乃里。1942年建播堯鄉。位于縣境西部,面積185平方千米,人口1.7萬。荔(波)麻(尾)公路過境。轄中心、星寵、地莪、覺鞏、拉平、拉強、拉脈、太陽、新橋、寨作、黎明、架橋、炳樓、堯花、星堯、豆村、拉美、聯江、和平19個行政村?λ固氐孛彩职l育,景點有地莪宮、覺鞏水上森林。
方村鄉 明為方村,清為方村分縣方村里,1931年建方村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53.7平方千米,人口0.9萬。荔(波)獨(山)公路過境。轄交進、交撓、炳花、板平、拉街、雙江、六合、紅泥、堯并、把抹、寨進11個行政村。古跡有者呂古塔、方村分縣舊址、興學碑文等。
佳榮水族鄉 1953年為水碰鄉,1984年改佳榮鄉,1991年改佳榮水族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50千米。面積362.8平方千米,人口1.5萬。荔(波)馴(廣西馴樂)公路過境。轄大土、拉吾、新寨、坤地、威巖、拉亮、拉灘、拉易、水維、水碰、高里、拉毛、拉強、拉潭、岜鮮、地牙、拉先、拉學、拉埃、甲料20個行政村。
洞塘鄉 明為瑤慶地,清屬瑤慶里。1943年建洞塘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1千米。面積201平方千米,人口0.8萬。茂(蘭)肯(甫)公路過境。轄洞臘、久安、計才、三合、新街、和平、板寨、木槽、懂朋、堯所10個行政村。紀念地有紅七軍軍部舊址,1944年抗擊日軍入侵的關隘──黎明關戰場遺址等。
瑤麓瑤族鄉 清屬瑤慶(里),1951年為瑤慶鄉,1956年改瑤麓瑤族自治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7千米。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0.2萬。茂(蘭)佳(榮)公路過境。轄瑤麓行政村,幾迦诉保持著古老的鑿壁談婚和巖洞葬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