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政區(qū)(根據(jù)《中國政區(qū)大典》整理,1996年左右資料)
米泉市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南距烏魯木齊市13千米。1997年,面積9570平方千米,人口18.4萬人,有漢、回、哈薩克、維吾爾等26個民族,其中漢族占61.7%,轄5個鎮(zhèn)、1個鄉(xiāng):古牧地鎮(zhèn)、三道壩鎮(zhèn)、長山子鎮(zhèn)、羊毛工鎮(zhèn)、鐵廠溝鎮(zhèn)、柏楊河哈薩克族鄉(xiāng)。市政府駐古牧地鎮(zhèn)。
古牧地鎮(zhèn) 市政府駐地。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11.3萬,有漢、回、維吾爾等26個民族,其中漢族占67.5%,轄上沙河、十三戶、振興、園藝、西工、東工、皇渠沿、太平渠、鍋底坑、團結、下沙河、大草灘、小破城、大破城、西二渠、菜園子16個行政村和6個居委會(按序數(shù)命名)。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1978年更名古牧地公社,1984年設鎮(zhèn)。216國道、吐(魯番)烏(魯木齊)大(黃山)高速公路和鐵路過境。有唐代輪臺縣治遺址。
三道壩鎮(zhèn) 位于市區(qū)以北,距市區(qū)17千米。1997年,面積約93平方千米,人口1.4萬,有漢、回、哈薩克、苗、蒙古等民族,其中漢族占96.8%,轄天生溝、十二戶東村、十二戶西村、頭道壩、二道壩、三道壩、上三道壩、東灘、四道壩、西陰溝、大莊子、河南村、韓家莊、杜家莊、皇工15個行政村。1961年成立三道壩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4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烏(魯木齊)大(黃山)鐵路和吐(魯番)烏(魯木齊)大(黃山)高速公路過境。
長山子鎮(zhèn) 位于市區(qū)西北,距市區(qū)12千米。1997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2.8萬,有回、漢、維吾爾等民族,其中回族占55.7%,轄萬家梁、吳家梁、馬場湖、堿梁、 解放村、上梁頭、下梁頭、梁東、土梁、高架湖、湖南村、大莊子、土窯子、吉三泉、黑水、二灣、新莊子、三個莊、六戶地19個行政村。1960年成立長山子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5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
羊毛工鎮(zhèn) 位于市區(qū)以北,距市區(qū)23千米。1997年,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2.3萬,有回、漢、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其中回族占58.8%,轄牛莊子、紅巖、協(xié)標工、羊毛工、陜西工、柳子廟、雷家塘、新建、柳樹莊、東方、八一、西莊子、蔣家灣13個行政村。1958年成立羊毛工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5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
鐵廠溝鎮(zhèn) 位于市區(qū)東南,距市區(qū)14千米。1997年,面積116平方千米,人口0.7萬,有漢、回、維吾爾、哈薩克、蒙古等民族,其中漢族占53.6%,轄八家戶、鐵廠溝、曙光上村、曙光下村、石化新村、大草灘等6個行政村和鎮(zhèn)居委會。1956年成立鐵廠溝鄉(xiāng),1984年改鎮(zhèn)。216國道從境內穿過。煤炭儲量豐富。
柏楊河哈薩克族鄉(xiāng) 位于市區(qū)東南,距市區(qū)40千米。1997年,面積979.5平方千米,人口0.4萬,有哈薩克、回等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65.9%,轄獨山子、玉西不早、柏楊河、梧桐窩子、紅柳村5個行政村。1984年設柏楊河哈薩克族鄉(xiāng)。多為丘陵,獨山子、哈熊溝為旅游避暑勝地。有戰(zhàn)國至元朝期間塞種人、月氏族游牧部落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