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轄縣。位于天山山脈中段南麓,卻勒塔格山以北。面積19100平方千米,人口18.3萬,有維吾爾、漢、柯爾克孜、回等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89%,轄2鎮11鄉。縣政府駐拜城鎮,距烏魯木齊市863千米。
拜城鎮 縣政府駐地。1956年建拜城鎮,1958年改公社,1972年更名團結公社,1984年復改拜城鎮。臺勒維丘克河和喀普斯浪河從鎮西側由北向南流過,于鎮南側交匯流入木扎提河,形成三角形地帶,海拔1234.9米。面積120.2平方千米,人口2.8萬,其中維吾爾族占67.7%,轄英巴扎、熱斯臺闊恰、鐵木爾其街、奧依巴扎4個居委會和蔬菜、協力克買里、肯迪克墩、鐵提爾、吐孜貝希5個行政村。省道庫(車)拜(城)尤(勒滾)公路過境。
鐵熱克鎮 1984年建鐵熱克鎮。“鐵熱克”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楊樹”。位于縣城西北40千米。面積114.2平方千米,人口0.6萬,其中漢族占54.1%,轄鐵提爾、吐孜貝希2個行政村。駐有地區直屬火電廠、水泥廠、鐵熱克煤礦。
黑英山鄉 “黑英山”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樺樹”。1958年建黑英山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東北96千米。面積5544平方千米,人口1.2萬,其中維吾爾占99.9%,轄喀贊其、明布拉克、墩其木然、亞吐爾、都維勒克、阿克塔什、尤勒滾亞喀、喀拉果勒、博斯坦鐵熱克、玉開都維、克澆勒、阿熱蓋買、米斯布拉克、博孜14個行政村。古跡有東漢永壽年間(公元155~158年)西域都護府龜茲左將軍劉平國在喀拉塔格山崖下石刻遺址。
克孜爾鄉 “克孜爾”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紅色”。1956年建克孜爾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51千米。面積923平方千米,人口0.8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8.9%,轄烏堂、鐵提爾、米斯買里、吉格代力克、墩硝爾、丘納買里、喀日尕依買里、蘇蓋特布拉克、拜格其買里斯、克孜爾吐爾10個行政村。克孜勒河自北向南縱貫鄉境,匯入渭干河。建有克孜爾水庫。名勝古跡有克孜爾石窟和鐵提爾北部的石窟遺址兩處,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賽里木鄉 “賽里木”系突厥語譯音,為“祝福、“平安”之意。1953年為英巴格鄉,1958年成立賽里木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30千米。地形北高南低,北部為山區,南部為平原。面積971.8平方千米,人口1.4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9.5%,轄托喀其買里、硝爾買里、烏希買里斯、夏合買里斯、墩買里、拉帕、賽里木、喀拉墩布拉克、托克買里、明吉格代、喀拉亞尕奇布拉克、布干、庫臺買、英巴格、英買里15個行政村。
托克遜鄉 “托克遜”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停住”。1956年建托克遜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18千米。喀拉蘇河流貫鄉境。面積765.4平方千米,人口1.4萬,其中維吾爾占98%,轄阿娜克孜蘭干、吉格郎、亞吐爾、巴拉克孜、布隆、尤喀克托克遜、托萬托克遜、闊納協海爾、坎其鐵米、吐爾、阿熱買里、吉賽克喀依古、庫木格熱木等13個行政村。
亞吐爾鄉 “亞吐爾”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溝巖邊烽火臺”。1958年成立亞吐爾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東北11千米。地形北高南低,北部為戈壁、丘陵和山區。面積1033平方千米,人口1.5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8.3%,轄亞吐爾、庫木買里、喀孜干、塔格其、歐特貝希、英蘭干、亞坦、布吉尕、伊希塔其、都干買里、帕什塔其、歐勒旁、托蓋博依尼、古勒阿塔麻扎14個行政村。
康旗鄉 “康旗”系維吾爾語譯音,為“礦工”、“踹采礦人”之意。1961年成立花園公社,1978年更名康旗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3千米。面積635平方千米,人口1.3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8.2%,轄庫爾瑪、阿熱勒、庫依巴格、曲結、歐斯庫依、蘇勒滾、賽比敦、康旗、尕勒、歐勒旁、庫如依魯克、墩艾日克、貝勒克其、吐爾亞麻扎14個行政村。有喀普斯浪河、臺勒維丘克河水灌溉農田。
布隆鄉 “布隆”系維吾爾語譯音,為“角落”之意。1972年建團結公社,1984年改布隆鄉。位于縣城以北,距縣城3.5千米。面積464.9平方千米,人口0.9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4.4%,轄歐吐拉布隆、奧依買里、阿克墩、牙斯熱木庫魯奇、托萬克布隆、烏斯開木、牙斯熱木英阿依馬克7個行政村。
米吉克鄉 “米吉克”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瘦弱的芨芨草”。1958年建米吉克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以西,距縣城8千米。面積971.5平方千米,人口0.9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3.4%,轄庫木勒買里、庫木墩、其干巴格、亞闊坦、墩買里、亞曼蘇、阿爾其格、尤喀阿爾其格、歐勒旁、喀納依買里、米斯鐵米、索克索克力克、庫庫拉托格拉克13個行政村。北部為戈壁灘,中部有沙包,南部有沼澤和河灘、鹽堿地。
溫巴什鄉 “溫巴什”系維吾爾語譯音,為“十個頭”之意。1958年成立溫巴什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西南21千米。面積688.6平方千米,人口1.4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4.6%,轄托萬溫巴什、吉格代力克、阿瓦提、烏堂、墩買里、尤喀克溫巴什、協依合托喀依買里、闊納吐爾、開外孜力克、托萬開外孜力克、托格拉勒克買里、喬木喀、奧依庫木什、波斯坦、英吾斯塘15個行政村。地處木扎提河中、下游南岸,林木較多。境內有溫巴什千佛洞遺址,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橋鄉 1984年設大橋鄉。位于縣城西30千米。面積378.6平方千米,人口0.7萬,其中維吾爾族占86.8%,轄哈尼喀、闊納買里、央都馬、塔合塔、奧吾其格、吐格曼貝希、闊納烏堂、臺斯坎力克8個行政村。
老虎臺鄉 “老虎臺”系蒙古語“瑙哈特”音譯變音而來,意為“狗多的地方”。1958年成立老虎臺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西北66千米。面積929平方千米,人口1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5%,轄亞木古魯克、開普臺哈納、科克亞、美其特、科臺克吐爾、托普魯克6個行政村。
(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