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從贛縣析置平陽縣。西晉太康元年(280)改稱干固縣。隋開皇九年(589),屬南康縣地。大業三年(607),屬贛縣地。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析贛縣原平固縣地置興國縣,以“興國”年號為縣名,屬虔(贛)州。元屬贛州路。明、清屬贛州府。
1912年至1925年,屬贛南道。1926年至1928年,直屬江西省。蘇維埃時期(1929年至1934),先后直屬中央和江西省。1935年至1949年7月,屬第八行政區。1949年8月8日興國解放后屬瑞金專區。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屬贛州專區。1954年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屬贛州專區。1970年贛州地區、贛州市。
1984年5月15日,設立梅窖鄉、興蓮鄉、隆坪鄉(贛府字[1984]112號)。1988年12月10日,撤銷江背鄉,設立江背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復)。
1993年11月17日,撤銷梅窖鄉,設立梅窖鎮(贛民字[1993]167號批復)。1994年8月18日,撤銷高興鄉、良村鄉、古龍崗鄉,設立高興鎮、良村鎮、古龍崗鎮(贛民字[1994]130號批復)。1997年1月14日,撤銷龍口鄉,設立龍口鎮(贛民字[1997]12號批復)。
1997年,全縣面積3215平方千米,人口62.3萬。轄8鎮21鄉:瀲江鎮、陳也鎮、江背鎮、梅窖鎮、高興鎮、古龍岡鎮、良村鎮、龍口鎮、興江鄉、樟木鄉、東村鄉、興蓮鄉、杰村鄉、留龍鄉、社富鄉、埠頭鄉、隆坪鄉、永豐鄉、均村鄉、茶園鄉、崇賢鄉、賀堂鄉、楓邊鄉、南坑鄉、城岡鄉、方太鄉、鼎龍鄉、長岡鄉、五里亭鄉。縣政府駐瀲江鎮。
2000年2月25日,撤銷五里亭鄉,劃歸瀲江鎮(贛民字[2000]35號批復)。至此,全縣轄8個鎮、20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611163人;其中:瀲江鎮72661人、陳也鎮5860人、江背鎮24240人、梅窖鎮19308人、高興鎮47306人、古龍崗鎮30939人、良村鎮20680人、龍口鎮18858人、興江鄉17833人、樟木鄉10929人、東村鄉15284人、興蓮鄉15272人、杰村鄉16424人、留龍鄉7906人、社富鄉27442人、埠頭鄉33521人、隆坪鄉10174人、永豐鄉29182人、均村鄉31964人、茶園鄉15485人、賀堂鄉4908人、楓邊鄉12835人、南坑鄉9137人、城岡鄉22032人、方太鄉13741人、鼎龍鄉22326人、長岡鄉37425人、崇賢鄉17491人。
2001年3月2日,撤銷陳也鎮,劃歸興江鄉;撤銷留龍鄉,劃歸社富鄉;撤銷賀堂鄉,劃歸崇賢鄉(贛民字[2001]96號批復)。2002年底,興國縣轄7個鎮、18個鄉,6個居委會、373個行政村。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73.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