瀲江鎮位于興國縣中部偏西南,縣政府所在地。面積55.2k㎡,人口105846人。轄東街、西街、背街、南門、平川、將軍園、國興、東河等8個居委會,貓嶺、洪門、壩南、羅廖、南外、和睦、下渡、聯群、睦敬、五里亭、筲箕、楊澄、澄塘、鳳凰等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筲箕窩。京九鐵路、319國道、興(國)贛(州)公路過境,設有火車站。瀲江書院、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地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江西省軍區暨紅軍檢閱臺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和紅一方面軍軍事會議舊址,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雞心嶺、陳家祠、雨壇腦、?犹撩穹渴敲珴蓶|等從事革命活動的舊居、舊址。
[沿革]因處瀲水之畔,故名瀲江鎮。1949年8月解放后,屬第一區(城關區),分為6個臨時支前委員會。同年10月改為解放(西街)、民主(東街)、勝利(背街)街政府。1951年合并為東、西街街政府。1953年成立城關鎮人民政府,下設13個選區,仍屬第一區。1958年屬紅旗公社,次年改名城關公社,城鎮為街道管理區,后又改為背街、治平觀、南門居委會。1961年撤銷城關公社,成立城關鎮。1983年更為瀲江鎮。1997年,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東街、背街、西街、南門4個居委會。2000年撤五里亭鄉,并入瀲江鎮。
原五里亭鄉:蘇區時,1930年分屬一區(石門坳)的壩南、楊澄、筲箕鄉,四區(大禾場)的睦敬鄉。解放前夕分屬大道、大禾、力行、瀲口鄉和瀲江鎮。解放初分屬城關區的楊澄、筲箕、南外、壩南、洪門鄉,以及埠頭區的睦敬鄉。1957年分屬筲箕、洪門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次年改為城關公社)。1961年析出設立洪門、五里亭2個公社。1965年洪門公社并入五里亭公社。1984年改為五里亭鄉。1997年,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2.9萬,鄉政府駐筲箕窩村,轄貓嶺、洪門、羅廖、壩南、南外、和睦、下渡、聯群、睦敬、五里亭、筲箕、楊澄、澄壙、鳳凰14個行政村。
[郵編]342400 [2008年代碼]360732100:~005背街居委會 ~006南門居委會 ~007東街居委會 ~008西街居委會 ~009將軍園居委會 ~010國興居委會 ~011平川居委會 ~012東河居委會 ~200筲箕村 ~201五里亭村 ~202鳳凰村 ~203澄塘村 ~204楊澄村 ~205睦敬村 ~206下渡村 ~207聯群村 ~208和睦村 ~209南外村 ~210壩南村 ~211羅廖村 ~212洪門村 ~213貓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