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底,內蒙古自治區轄1行政區、3盟、4市,7縣、30旗、1自治旗。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烏蘭浩特市
海拉爾市
滿洲里市
通遼市
東部行政公署 駐烏蘭浩特市 3縣、17旗、1自治旗
突泉縣(突泉鎮) 通遼縣(通遼市) 開魯縣(城關區)
索倫旗(南屯) 阿榮旗(那吉屯) 布特哈旗(扎蘭屯)
莫力達瓦旗(布西) 新巴爾虎左旗(阿穆古郎) 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勃)
額爾古納旗(奈如穆圖) 陳阿爾虎旗(巴彥庫仁) 扎賚特旗(音德爾)
喜桂圖旗(牙克石) 科爾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鎮) 科爾沁右翼前旗(葛根廟)
奈曼旗(大沁他拉) 庫倫旗(庫倫) 扎魯特旗(魯北)
科爾沁左翼中旗(巴彥塔拉) 科爾沁左翼后旗(吉爾嘎郎鎮)
鄂倫春自治旗(小二溝)
★昭烏達盟 駐巴林左旗林東 1縣、4旗
林西縣(城關區)
巴林左旗(城關區) 巴林右旗(大板努圖克) 阿魯科爾沁旗(查布干廟區)
克什克騰旗(城關區)
錫林郭勒盟 駐錫林浩特 4旗
東部聯合旗(哈拉嘎廟) 西部聯合旗(罕布音廟) 蘇尼特左旗(貝勒廟)
蘇尼特右旗(溫都爾廟)
察哈爾盟 駐寶昌縣 3縣、5旗
寶昌縣(寶昌鎮) 多倫縣(城關) 化德縣(朝陽鎮)
正藍旗(那日圖) 商都廂黃聯合旗(拉拜廟) 正白廂白聯合旗(布日都廟)
太仆寺左旗(炮臺營子) 明安太右聯合旗(寶沙岱諾)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撤銷呼納、興安、哲里木3盟,合并設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昭烏達盟由該公署領導。(內務部1953年4月1日批準)
⊙1953年1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東部呼納、興安、哲里木等盟,保留昭烏達盟,合并成立內蒙古東部行政公署。2月1日,內蒙古東部行政公署在烏蘭浩特市成立。
◎將通遼、烏蘭浩特、海拉爾、滿洲里4市改為自治區直接領導。(政務院1953年5月10日批準)
◎1952年7月昭烏達盟人民政府【民字第71號】報告;1953年5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
1.巴林左翼旗所屬敖爾蓋努圖克的7個牧業嘎查、索博嘎努圖克的3個牧業嘎查和7個農業村劃歸巴林右翼旗領導;
2.巴林右翼旗所屬查干沭淪努圖克的九連莊、太平莊、二八地、溫都和碩、興隆莊等5個村及白音漢努圖克的巴吉溝、黑山頭2個村劃歸林西縣領導;白音布統區劃歸阿魯科爾沁旗領導;隆昌區劃歸巴林左翼旗領導;。
3.林西縣第三區的西羊場村和崔家窯子、葦塘營子2個自然村劃歸克什克騰旗。
◎察哈爾盟明安太右聯合旗駐地由女子部遷至寶沙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1953年6月30日批準)
◎將錫林郭勒盟政府所在地貝子廟改稱錫林浩特。(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1953年9月4日批準)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與綏遠省人民政府正式合署辦公。(政務院1953年10月2日批準,11月1日執行)
⊙中共中央蒙綏分局提出建議后,經蒙綏兩政府反復醞釀,并在政府委員會聯席會議上一致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