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南京市江寧區轄街道,區政府所在地。是全區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東與淳化街道接壤,南與秣陵街道相接,西與南京市雨花臺區、秦淮區等相交,北連麒麟街道。面積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62萬人(2011年末),流動人口11.08萬人。轄16個社區(其中13個涉農社區)。名勝古跡有南朝陳武帝萬安陵石刻、祁澤泉、橙子墩古文化遺址等。
【沿革】1955年為東山區,1957年建東山鎮。1992年,撤銷金路鄉,并入東山鎮。原上坊鄉因古代帝王在此設五坊祭天地而得名,1946年為上高鎮,1957年改上坊鄉,1959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將江寧縣東山鎮的農花村劃歸雨花臺區管轄。1996年,東山鎮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8.5萬人,轄東山、中前、章村、駱村、邵盛、翻身、紅光、石馬、前進、太平、池田、勝利、陳墟、曉里14個行政村和府前、府后、寧中、芙閣、河定、上元、崗山、竹山、曉里、三新、史家里、岔路、外崗13個居委會;上坊鄉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余村、中下、陵縣、上坊、泥塘、城、桃園、魏村、大里、市井、高橋、機場、潘村13個行政村和上坊1個居委會。
1999年5月,上坊鄉撤鄉設鎮。2000年3月,撤銷方山鎮、殷巷鄉,并入東山鎮,全鎮人口13.62萬人,轄23個居委會、34個村委會;6月,將成山、橋頭、高山3個村交由南京民營科技園管理。2000年末,東山鎮東與上坊、淳化兩鎮接壤,西隔秦淮河與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連,南與湖熟、株陵兩鎮隔秦淮河相望,北與南京市雨花區寧南街道、秦淮區紅花鎮交界,南北長約13千米,東西寬約5千米,面積49.55平方千米,設5個辦事處,轄30個居委會、35個行政村,13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10020人,其中農民20330人;上坊鎮北與南京市區相連,西與縣城東山接壤,東和南分別與麒麟鎮、湯山鎮、上峰鎮、淳化鎮毗鄰,東西長約11千米,南北寬約5千米,面積56平方千米,轄l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人口7423戶2283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65人。
2002年,將原方山鎮、殷巷鄉地域劃出:3月29日,南京市政府批準撤銷東山鎮,設立東山街道、百家湖街道(6月26日2個街道辦事處掛牌成立);10月22日,南京市政府批準設立方山街道;東山街道面積19平方千米,轄曉里、岔路、外港、東山、龍西、中前、駱村、章村、邵盛9個社區,82個居民小組,人口112822人,其中農業人口6157人。2004年,撤銷上坊鎮,設立上坊街道,轄上坊、中下、泥塘、天云、陵里5個社區和佘村、永安、大里、高橋、潘村、機場6個行政村,辦事處駐上坊。2006年3月,撤銷東山街道、上坊街道,將原東山街道管理區域與原上坊街道管理的上坊、中下、泥塘、天云、潘村、城北、永安、高橋、大里、佘村10個社區,以及原麒麒鎮管轄的泉水、定林、建南、竇村4個行政村合并設立新的東山街道;原上坊街道管理的陵里居委會劃歸秣陵街道管理;調整后,東山街道轄區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13.55萬人,管理19個社區、4個行政村。
2006年,將19個社區、4個行政村整合為18個社區(其中15個為涉農社區):定林村和泉水村合并設立泉水社區,人口4748人,面積11.6平方千米;竇村和建南村合并設立建南社區,人口4369人,面積12.29平方千米;城北社區和中前社區合并設立新的中前社區,人口16286人,面積4.78平方千米;潘村社區和高橋社區合并設立新的高橋社區,人口3261人,面積5.13平方千米;中下社區和上坊社區合并設立新的上坊社區,人口6070人,面積15.57平方千米;年末東山街道常住人口14.51萬人。2007年末,面積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11萬人,轄18個社區。2010年,將東山街道的泉水、建南2個社區劃歸新設立麒麟街道管理。2010年常住人口180690人(六普)。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115001: ~001 111中前社區 ~002 111東山社區 ~003 111曉里社區 ~004 111駱村社區 ~005 111章村社區 ~006 111外港社區 ~007 111岔路社區 ~008 111龍西社區 ~009 111邵圣社區 ~010 111上坊社區 ~011 111天云社區 ~012 111泥塘社區 ~013 112佘村社區 ~014 111高橋社區 ~015 111永安社區 ~016 111大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