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yùn)城地區(qū)轄縣。位于省境南部,中條山西北麓,東南隔黃河與河南省為鄰。面積1358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6鎮(zhèn)7鄉(xiāng)?h政府駐城關(guān)鎮(zhèn)。(本頁根據(jù)《中國政區(qū)大典》,1997年左右資料)
城關(guān)鎮(zhèn) 縣政府駐地。1958年設(shè)城關(guān)公社,同年夏縣、聞喜兩縣合并夏鎮(zhèn)公社,1961年復(fù)改城關(guān)公社,1984年設(shè)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中條山麓的沖擊扇區(qū)。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太(原)三(門峽)、夏(縣)祁(家河)、聞(喜)夏(縣)公路在此交會(huì)。轄車寺、秦寺后、小郭、南關(guān)、大辛、小辛、埝底、上留、南山、北山、樊家峪、李家峪、文德、裴西、楊西、韓西、西關(guān)、赤峪、中留、四董、挪過、興隆、全村、南師、上師、下師、解村、蘇村、大侯、小侯、石橋、灣里、下留33個(gè)行政村。
泗交鎮(zhèn) 1958年建泗交公社,1983年設(shè)鎮(zhèn)。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5千米。面積240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夏(縣)祁(家河)公路過境。轄泗交、王家河、于家?guī)X、西溝、窯頭、唐回、任家窯、太寬河、磚廟、下秦澗10個(gè)行政村。
裴介鎮(zhèn) 1960年設(shè)大呂公社,1984年置裴介鎮(zhèn)。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0千米。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209國道和縣中心道于此交會(huì)。轄大呂、姚村、郭村、大呂莊、小呂、四辛莊、朱呂、石橋莊、墻下、墻下堡、毛家埝、高家埝、營里、西滸、魯因、裴介、裴介莊、吉家莊、元村、師村、南衛(wèi)、北衛(wèi)、陳喬、雙廟、樊韓王、興郎莊26個(gè)行政村。文物古跡有春秋時(shí)晉國介子推陵園和墻下關(guān)帝廟。
水頭鎮(zhèn) 1958年建水頭公社,1984年設(shè)鎮(zhèn)。位于縣境西北端,距縣城15千米。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南同蒲鐵路及大(同)運(yùn)(城)、太(原)三(門峽)等干線公路過境。轄水頭、南喬、洛沱灣、坡底、閻趙、水南、傅家、儀門、常村、馬喬、后堡、上牛、下牛、張付、柳付、大張、小張、東張、西張、曹張、張莊、岳村、西下晁、牛家凸、興南、小晁、三賢莊27個(gè)行政村。名勝古跡有司馬光墓、古剎堆云洞、唐將薛嵩墓。
埝(Nian)掌鎮(zhèn) 1958年屬胡張公社,1961年析建埝掌公社,1977年更名南大里公社,1984年設(shè)埝掌鎮(zhèn)。位于縣境北部,中條山下,距縣城12千米。面積41.1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聞(喜)夏(縣)公路縱貫鎮(zhèn)境。轄常馬莊、崔家河、埝掌、東下馮、上馮、三坡底、趙村、北大里、南大里、北晉、南晉、小王、南郭、上辛莊、上董、圪塔、古垛、郭牛、莧坪、馬溝、于家、東王家、探馬溝、棗廟、北坡、孟家、八峪、探馬溝28個(gè)行政村。名勝古跡有崔家河遺址和東下馮遺址。
廟前鎮(zhèn) 1958年建廟前公社,1984年設(shè)鎮(zhèn)。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8千米。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209國道和太(原)三(門峽)公路在此交會(huì)。轄張郭店、王峪口、南上晁、北上晁、楊村、付村、薛莊、南關(guān)、中吳、北吳、史家、堡爾、上埝底、梨樹坪、西村、下莊、南嶺、通峪、廟凸、龍臥、井溝、辛元、包莊、虎廟、文家莊、桑村、陳莊27個(gè)行政村。
祁家河鄉(xiāng) 1958年屬泗交公社,1961年析置祁家河公社,1984設(shè)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南隅中條山區(qū),距縣城69千米。面積198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夏(縣)祁(家河)公路終點(diǎn)。轄祁家河、廟坪、橫口、旗桿嶺、侯家山、楊家山、佛峪、七泉、西北莊、麻岔、上坪、前坪、小莊、祁家坡、西山頭、東莊、西莊17個(gè)行政村。
郭道鄉(xiāng) 1959年屬城關(guān)公社,1960年析置郭道公社,1982年設(shè)鄉(xiā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4千米。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聞(喜)夏(縣)公路過境。轄郭道、陳村、周村、大洋、石泉溝、李家坪、康家坪、韓家后8個(gè)行政村。
大廟鄉(xiāng) 1958年建大廟公社,1984年設(shè)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偏南,中條山麓,距縣城10千米。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夏(縣)祁(家河)公路橫穿鄉(xiāng)境。轄大廟、上焦、張家坪、馬蹄古垛、尚家坪、蔡家窯頭、井曹、澗底河、郭家河、裴裴嶺、后坡、神頭嶺、沙嶺13個(gè)行政村。
禹王鄉(xiāng) 1958年屬夏鎮(zhèn)公社,1961年析置禹王公社,1984年設(shè)鄉(xiā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7.5千米。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太(原)三(門峽)公路過境。轄禹王、廟后辛莊、郭里、西趙、中其里、西其里、史莊、司馬、秦寺、中秦、西秦、師馮、東滸莊、東滸、秦家埝、李莊16個(gè)行政村。
胡張鄉(xiāng) 1958年建胡張公社,1984年設(shè)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聞(喜)夏(縣)公路縱貫鄉(xiāng)境。轄胡張、東河頭、西河頭、北郭、其毋、王村、西晉、中晉、大里、沙流、泊頭、西下馮、小李、如意上晁、如意下晁、北窯頭、馮村、朱村、永興莊、柳村、西谷、東張南、西張南、張村等25個(gè)行政村。名勝古跡有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墓。
尉郭(Yuguo)鄉(xiāng) 1958年建尉郭公社,1984年設(shè)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偏北,青龍河畔,距縣城6千米。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聞(喜)夏(縣)公路過境。轄尉郭、東洋橋、西洋橋、蘇莊、三聯(lián)、高村、東陰、西陰、樓底、陰莊、下張、馬村、大臺(tái)、小臺(tái)、西董、苗村、中衛(wèi)、白張18個(gè)行政村。傳說中的螺祖養(yǎng)蠶故鄉(xiāng)西陰村為國家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曹家莊鄉(xiāng) 1954年建曹家莊鄉(xiāng),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設(shè)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110.2平方千米,人口0.3萬,轄曹家莊、東交口、馬家廟、溫峪、大寺坪、圪馬溝、架桑7個(gè)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