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屬巴國,東漢建安六年(201)置巴西郡,梁置萬州東關郡,西魏改萬州為通州,北宋改通州為達州,清嘉慶時達州為綏定府。清設達縣。因此地聯(lián)絡金房,翼帶漢沔,西出渠閬,東下夔巫,地居四達之路,故名。
1950年,設達縣專區(qū),屬川北行署區(qū)。達縣專署駐達縣,轄達縣、宣漢、開江、平昌(原平昌設治局改設,駐江口)、巴中、南江、通江、萬源等8縣;設大竹專區(qū),屬川東行署區(qū)。大竹專署駐大竹縣,轄大竹、梁山、墊江、鄰水、廣安、渠縣等6縣。1952年,達縣專區(qū)、大竹專區(qū)屬四川省領導。梁山縣改名為梁平縣。1953年,撤銷大竹專區(qū),將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歸達縣專區(qū);墊江縣劃歸涪陵專區(qū);廣安縣劃歸南充專區(qū);梁平縣劃歸萬縣專區(qū)。達縣專區(qū)轄11縣。
1970年,達縣專區(qū)改稱達縣地區(qū),地區(qū)駐達縣,轄達縣、萬源、宣漢、開江、鄰水、大竹、渠縣、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縣。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屬達縣地區(qū)領導;達縣地區(qū)駐達縣市。1979年,由萬源縣析置白沙工農(nóng)區(qū)(相當于縣級),工農(nóng)區(qū)政府駐白沙公社。達縣地區(qū)轄1市、11縣、1工農(nóng)區(qū)。1993年7月5日,國務院(國函[1993]98號)批準:將達縣地區(qū)、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qū)、達川市;將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劃給新設立的巴中地區(qū)管轄。
1999年6月20日,國務院(國函[1999]51號)批準:(1)撤銷達川地區(qū)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通川區(qū)荷葉街。(2)達州市新設通川區(qū),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qū)域為通川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將達縣的雙龍鄉(xiāng)劃歸通川區(qū)管轄。區(qū)人民政府駐西外鎮(zhèn)。(3)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qū)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qū)。原達川地區(qū)的萬源市由四川省直轄。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達州市常住總人口5793144人,其中:通川區(qū)384525人、達縣1125899人、宣漢縣1047230人、開江縣509469人、大竹縣952734人、渠縣1236602人、萬源市536685人。本年末,全市共有區(qū)公所60個(包括萬源市10個區(qū)級工委),鄉(xiāng)政府314個,鎮(zhèn)政府75個,街道辦事處2個,居委會313個,居民小組1190個,村委會3686個,村民小組33353個。2001年區(qū)公所先后被撤,全市共有鄉(xiāng)政府302個,鎮(zhèn)政府87個,街道辦事處2個,居委會320個,居民小組1177個,村委會3685個,村民小組33338個。
2003年,達州市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進行調(diào)整:達縣撤銷新進、福壽、滴河、新溪、高坪、檬雙、映山、大埡、新勝、新興、東照、碗廠;宣漢縣撤銷洋烈、新農(nóng)、清坪、黃龍、平樓、龍觀、東升、三勝、月溪、成虎、雞唱、自由、河壩、梨子、方斗、三橋、雙柏、新紅18個鄉(xiāng);萬源市撤銷蒿壩、紅旗、石崗、水田4個鄉(xiāng);開江縣撤銷明月壩、寶塔壩、楊柳、嚴家、白楊5個鄉(xiāng);大竹縣撤銷城東、田壩、雙橋、余家、月華、羅城、西河、明灘、高灘場、吉星、石龍、五倉、新橋、高家、民主15個鄉(xiāng),新建余華、高明2鄉(xiāng);渠縣撤銷河西、黎樂、任家、營盤、黃泥、月光、漢碑、花龍、建國、保和、渠西、金鑼、新和、大峽、石佛、農(nóng)樂、天井、廣祿、共和、金竹、大石、觀龍、云寶、奉家、寶塔、匯西26個鄉(xiāng)。全市共有3個街道、103個鎮(zhèn)、209個鄉(xiāng)。
2008年末,達州市面積16594平方千米,人口650.11萬人,轄3個街道、102個鎮(zhèn)、208個鄉(xiāng),375個社區(qū)、2774個行政村。其中:通川區(qū)面積453平方千米,人口43.18萬人,轄3個街道、7個鎮(zhèn)、3個鄉(xiāng),69個社區(qū)、79個行政村;萬源市面積4065平方千米,人口56.38萬人,轄13個鎮(zhèn)、40個鄉(xiāng),24個社區(qū)、371個行政村;達縣面積2688平方千米,人口130.11萬人,轄21個鎮(zhèn)、43個鄉(xiāng),89個社區(qū)、756個行政村;宣漢縣面積4266平方千米,人口118.82萬人,轄19個鎮(zhèn)、35個鄉(xiāng),62個社區(qū)、494個行政村;開江縣面積1033平方千米,人口56.04萬人,轄10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21個社區(qū)、194個行政村;大竹縣面積2076平方千米,人口107.54萬人,轄18個鎮(zhèn)、32個鄉(xiāng),57個社區(qū)、384個行政村;渠縣面積2013平方千米,人口138.04萬人,轄15個鎮(zhèn)、45個鄉(xiāng),53個社區(qū)、496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達州市常住總人口5468097人,其中:通川區(qū)478276人,達縣1111159人,宣漢縣1006826人,開江縣430877人,大竹縣876884人,渠縣1156481人,萬源市407594人。
2013年6月28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四川省調(diào)整達州市部分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國函[2013]73號):一、同意撤銷達縣,設立達州市達川區(qū)。以原達縣(不含碑廟鎮(zhèn)、江陵鎮(zhèn)、北山鄉(xiāng)、安云鄉(xiāng)、梓桐鄉(xiāng)、金石鄉(xiāng)、青寧鄉(xiāng)、龍灘鄉(xiāng)、檬雙鄉(xiāng))的行政區(qū)域為達川區(qū)的行政區(qū)域。達川區(qū)人民政府駐南外鎮(zhèn)通達東路288號。二、將原達縣的碑廟鎮(zhèn)、江陵鎮(zhèn)、北山鄉(xiāng)、安云鄉(xiāng)、梓桐鄉(xiāng)、金石鄉(xiāng)、青寧鄉(xiāng)、龍灘鄉(xiāng)、檬雙鄉(xiāng)劃歸達州市通川區(qū)管轄。【7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調(diào)整達州市部分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川府函[2013]2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