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鎮位于位于龍南縣北部,為縣人民政府駐地,全縣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面積123.7k㎡,人口80919人。轄中山、文化、金都、金水、金塘、龍洲、新生、五里山、龍騰等9個居委會,龍陂、石人、紅巖、新楊、井崗、紅楊、金虎、大羅、新都、黃沙、畬族、新華、新嶺等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民主街。地處龍南縣最大盆地,濂江、渥江與桃江匯合處。105國道穿越境內,康定公路與龍小公路在城區交會,離火車站及高速公路出口均為9千米。多石灰石與稀土。玉石巖石刻為省重點保護文物,龍頭瀑布為風景名勝。五里山煤礦在境內。
[沿革]建國初期為第一區城廂鎮,1958年為龍南鎮公社,1979年為龍南鎮。1997年,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中山街、文化街、民主街3個居委會和新生、金鉤、新都、大坑4個行政村。2000年12月馬牯塘鎮并入,2003年10月黃沙鄉并入。
[郵編]341700 [2008年代碼]360727100:~001中山街居委會 ~002文化街居委會 ~003金都居委會 ~004金塘居委會 ~005金水居委會 ~006新生居委會 ~007龍洲居委會 ~008龍騰居委會 ~009五里山居委會 ~200龍陂村 ~201紅楊村 ~202紅巖村 ~203井崗村 ~204新楊村 ~205石人村 ~206大羅村 ~207金虎村 ~208新都村 ~209黃沙村 ~210新嶺村 ~211新華村 ~212畬族村
附:馬牯塘[Mǎgǔtáng]鎮位于龍南縣北部,桃江東岸,距縣城3千米。地處縣城大盆地,地勢平坦。105國道和康定公路穿越鎮境。解放初屬第二區水東、新揚等鄉,1956年屬城關區,1958年屬桃濂公社,1959年為濂江公社(1968年-1978年期間黃沙公社曾并入)。1983年9月更名為玉巖公社,以境內省級保護文物玉石巖石刻得名。1984年為玉巖鄉。轄水東、紅楊、紅巖、井崗、新都、新楊、石人、龍洲、龍陂、大坑、會龍、寨背、大羅、虎岧、金華15個村委會,鄉政府駐矮橋頭?。1992年8月,撤銷玉巖鄉設立馬牯塘鎮,以駐地南側小山雄峻似馬,東有大水塘得名。1997年,面積81.8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水東、紅楊、井崗、紅巖、新楊、石人、龍洲、龍陂、會龍、寨背、大羅、虎巖、金華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馬牯塘。2000年12月撤銷并入龍南鎮。[代碼362128504]
附:黃沙鄉位于龍南縣中部,距縣城8千米。以境內土層含有大量黃色沙粒得名。建國初為第五區黃沙鄉,1952年屬第二區,1956年屬里仁區,1958年屬里仁公社,1961年為黃沙公社,1968年并入濂江公社,1978年恢復黃沙公社。1984年改黃沙鄉。1997年,面積49.6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中村、新嶺、下徑、歐都、自力、畬族、上塘、黃沙、田租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李屋。2003年10月撤銷并入龍南鎮。[代碼36212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