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武川縣轄鎮(zhèn),是縣西部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商貿的中心。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可鎮(zhèn)45千米。面積614.7平方千米,人口4374戶18766人,其中農業(yè)人口16110人,由漢、蒙、滿、回四個民族組成。轄9個行政村,116個自然村。集(寧)固(陽)公路過境。
【沿革】鎮(zhèn)政府駐地設在西烏蘭不浪村,二百多年前,蒙古族在此游牧,起名“烏蘭不浪”,意即“紅色之泉”,因村東南紅土梁上有一股泉水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在縣城之西,后又加一西字。武川自由廳改縣后,即在西烏蘭不浪設第七區(qū)和烏蘭不浪鄉(xiāng)。日軍入侵后,仍在此設第七區(qū),改鄉(xiāng)名為忠仁鄉(xiāng)。光復后,改區(qū)為第三區(qū)。
1950年在西烏蘭不浪設第四區(qū),1953年改為第六區(qū),1955年改稱西烏蘭不浪區(qū),1956年設西烏蘭不浪鄉(xiāng)。1958年3月撤區(qū)公所,9月成立八一公社。1962年改稱西烏蘭不浪公社。1984年改社建鄉(xiāng)。1996年?,面積356.3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人,轄西烏蘭不浪、后灣圖、大灘、三號、什拉圖、圪妥、廟營子7個行政村。
2002年1月經(jīng)內蒙民政廳批準撤鄉(xiāng)建鎮(zhèn);轄境與哈拉合少、哈拉門獨、西紅山、中后河、納令溝等鄉(xiāng)鎮(zhèn)毗鄰,面積352.7平方千米,人口11200人,其中農業(yè)人口9209人,轄烏蘭不浪、后灣兔、什拉兔3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2006年,撤銷中后河鄉(xiāng),并入西烏蘭不浪鎮(zhèn)。
【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150125102:~201 121烏蘭不浪村 ~202 220圪妥村 ~203 220什拉兔村 ~204 220什八臺村 ~205 220四大永村 ~206 220巨寶莊村 ~207 220紅山子村 ~208 220大以克村 ~209 220東后河村
原【中后河鄉(xiāng)】武川縣轄鄉(xiāng)。位于縣境中西部,距縣城35千米。明代時,此地為達茂旗牧獵之地,起名為昆獨倫,清朝為馬場地,政府放號墾種,山西河北等地的農民來此種田,改名為中后河。1956年設中后河鄉(xiāng),1958年并入八一公社,1962年析建中后河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262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東后河、什八臺、四大永、巨寶莊、紅山子、大以克6個行政村。2002年?,面積262平方千米,轄什八臺、四大永、巨寶莊、紅山子、大以克、東后河6個行政村,47個自然村,總人口8019人。
【烏蘭不浪村】鎮(zhèn)政府所在地,有32個自然村,1050戶3948人,耕地面積54371畝,草原面積63965畝。(2008年或之前數(shù)據(jù),摘自武川縣政府網(wǎng)站,下同)
【圪妥村】位于鎮(zhèn)政府東12千米處,有18個自然村,723戶2692人,耕地面積27247畝,草原面積43611畝。
【什拉兔村】位于鎮(zhèn)政府西北13千米處,哈西公路穿越本村,有19個自然村,569戶2576人,耕地面積33040畝,草原面積41733畝。
【什八臺村】位于鎮(zhèn)政府東北5千米處,哈西公路穿越本村,有7個自然村,398戶1480人,耕地面積12637畝,草原面積24138畝。
【四大永村】位于鎮(zhèn)政府東17千米處,集固包公路穿越本村,有6個自然村,269戶1125人,耕地面積13529畝,草原面積18225畝。
【巨寶莊村】位于鎮(zhèn)政府東北23千米處,距集固包公路3千米,有7個自然村,332戶1252人,耕地面積11228畝,草原面積20282畝。
【東后河村】位于鎮(zhèn)政府東北18千米處,距集固包公路1千米,哈西公路0.5千米,有10個自然村,502戶2024人,耕地面積20142畝,草原面積32788畝。
【紅山子村】位于鎮(zhèn)政府東北26千米處,距呼白公路1千米,有9個自然村,381戶1508人,耕地面積18140畝,草原面積24818畝。
【大以克村】位于鎮(zhèn)政府東北25千米處,距呼白公路1.5千米,有8個自然村,191戶867人,耕地面積6327畝,草原面積14045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