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涼置臨松郡。西魏改臨松郡為臨松縣。北周廢臨松縣。1954年由酒泉、高臺、張掖等縣析置肅南裕固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為肅南裕固族自治縣?h因方位在肅州南部,故名。
1996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面積2.2萬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其中裕固族占25%、藏族占22%。轄1個鎮、17個鄉、6個民族鄉:紅灣寺鎮、北灘鄉、東灘鄉、鏵尖藏族鄉、馬營鄉、泱翔藏族鄉、大泉溝鄉、西水藏族鄉、大都麻鄉、楊哥鄉、紅石窩鄉、青龍鄉、白銀蒙古族鄉、韭菜溝鄉、水關鄉、雪泉鄉、喇嘛灣鄉、前灘鄉、蓮花鄉、明海鄉、祁林鄉、祁連鄉、祁文藏族鄉、祁青藏族鄉。縣政府駐紅灣寺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36678人,其中:紅灣寺鎮7030人,北灘鄉1566人,東灘鄉3213人,鏵尖藏族鄉1586人,馬營鄉666人,泱翔藏族鄉1870人,大泉溝鄉1756人,西水藏族鄉1329人,大都麻鄉1662人,楊哥鄉1154人,紅石窩鄉1509人,青龍鄉1279人,白銀蒙古族鄉891人,韭菜溝鄉1546人,水關鄉546人,雪泉鄉1529人,喇嘛灣鄉974人,前灘鄉453人,蓮花鄉638人,明海鄉2239人,祁林鄉471人,祁連鄉943人,祁文藏族鄉1367人,祁青藏族鄉461人
2004年,撤銷馬蹄、皇城、明花等6個區公署建制,將原來的23鄉1鎮撤并為祁豐、明花、大河、康樂、馬蹄及白銀等6個鄉,紅灣寺和皇城2個鎮。撤銷北灘鄉、東灘鄉、鏵尖藏族鄉、馬營鄉、泱翔藏族鄉,設立皇城鎮;撤銷大泉溝鄉、西水藏族鄉、大都麻鄉,設立馬蹄藏族鄉;撤銷楊哥鄉、紅石窩鄉、青龍鄉,設立康樂鄉;撤銷韭菜溝鄉、水關鄉、雪泉鄉、喇嘛灣鄉,設立大河鄉;撤銷前灘鄉、蓮花鄉、明海鄉,設立明花鄉;撤銷祁林鄉、祁連鄉、祁文藏族鄉、祁青藏族鄉,設立祁豐蔵族鄉;保留白銀蒙古族鄉。撤并后,鄉鎮管轄的平均面積由833平方千米擴大到2500平方千米,平均人數由原來的1450多人上升到4400多人。全部工作于年末結束。
2008年末,全縣面積20456平方千米,轄2個鎮、6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紅灣寺鎮、皇城鎮、馬蹄藏族鄉、康樂鄉、白銀蒙古族鄉、大河鄉、明花鄉、祁豐藏族鄉,共有101個行政村。農業人口0.71萬戶2.4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