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鎮位于華坪縣中部,東徑101°03′-101°15′、北緯26°40′-26°52′。縣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面積326.4(一說321.8)平方千米。人口43137人(2008年末),全鎮總人口人,其中彝、白、壯、傣、苗、傈僳、回、納西等少數民族6338人。轄竹屏、興隆、柳溪、華興4個社區,河東、河西、楠木、梭羅、拉畢、龍洞、田坪、左岔、馬路、梁子9個行政村,153個村(居)民小組。鎮政府駐新大街,東距四川省攀枝花市格里坪火車站50千米。
境內地勢分布有壩區、半山區、山區,最高海拔2843.6米,最低海拔1126米,平均海拔1984.8米。屬亞熱帶干熱河谷氣候,年均氣溫17.1℃,年均日照2400小時,年均降雨1059毫米。肥氣煤資源豐富,有黎芭箐煤田、菩薩山煤區。石(家灣)華(坪)公路起點。
[沿革]中心鎮早在宋朝時就有高氏土司堂衙,元朝時期形成較大村落。明洪武十五年(1382)堂衙改為流官辦事住所。此后,人們俗稱此地為“舊衙坪”。清嘉慶七年(1802),永北右軍守備進駐舊衙坪。1814年設三、六、九集市。清道光二年(1822)在舊衙坪設經歷署。民國元年(1912)屬華坪縣轄的中區,為縣政府駐地。民國20年(1931)屬華坪縣的華中鎮。民國26年(1937)國民政府推行區鄉保甲制時改稱竹屏鎮。1951年為華坪縣一區,1953年改稱中心鎮,1958年稱先鋒公社,后又改為中心公社,1965年將城區改為縣轄,1984年設一區,1988年撤區設中心鎮,將中心區的中心、河西、河東、桶木、梭羅、拉畢6個小鄉劃入中心鎮,城區設1個街道辦事處,農村設6個農村辦事處。1997年,面積155.8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中心村、河東、河西、梭羅、楠木、拉畢、中心街7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龍洞傈僳族鄉,并入中心鎮。
[郵編]674800 [2007年代碼]530723101:~001竹屏社區 ~002興隆社區 ~003柳溪社區 ~004華興社區 ~201河東村 ~202河西村 ~203楠木村 ~204梭羅村 ~205拉畢村 ~206龍洞村 ~207田坪村 ~208左岔村 ~209馬路梁子村
附:龍洞傈僳族鄉位于華坪縣西北部,距縣城24千米。左岔河從西部泉洞流出,到依祿坪水洞消失。縣城至永興公路經此。1961年設龍洞公社,后改區,1988年撤區建龍洞傈僳鄉。1997年,面積163.8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龍洞、田坪、左岔、馬路梁子4個行政。2005年,撤銷龍洞傈僳族鄉,并入中心鎮。